瓜皮青翡翠值钱吗?
这个“瓜皮”我熟啊,以前我种过西瓜,专门挑这种“瓜皮”多的,然后取其瓜子部分做雕件。不过这种“瓜皮”是特意挑选的,不是自然形成的。 先说结论:天然的、少见的“瓜皮”青翡价值高。人工处理的“瓜皮”青翠价值低。(其实也低不到哪儿去……)
再说理由: “瓜皮”其实是翡翠表皮在风化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花絮”,也就是铁质风化的产物,称为风化纹,也叫包浆。因为颜色呈深绿色且具有金属光泽,很像夏季被阳光暴晒后的瓜皮外表,故称为“瓜皮”。 在翡翠原料中,有“瓜皮”的存在说明该原石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风化和侵蚀过程,能保留下来并形成明显的“瓜皮”,说明此石品质较好。 好的东西总是可遇不可求的。“瓜皮”也不例外,它的形成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过程: 首先,岩石在地质运动的作用下,出现裂隙并且有地下水渗入;随后,含铁质的地下水溶解了岩石中的矿物成分,并将铁沉积在岩石表面;之后,地下水蒸发,留下铁质沉淀物,形成了“瓜皮”。 可见,“瓜皮”的形成需要具备岩壁裂隙、地下水(或浸泡)和富含铁质等三个必要条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地区有很多,但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并且“瓜皮”数量比较多而且品相比较好的地区却不多见——这样的地方才有收藏价值。比如缅甸的密支那地区。 关于缅甸翡翠矿区的现场照片我在专栏里已经发过了,可以去看看。
从风化特征来看,天然“瓜皮”可分为三种:水波纹状、龟背状和土堆状。以水波纹状者最佳。 除了天然“瓜皮”外,市场上还有另一种类似“瓜皮”的成分存在,那就是人工处理的铁染剂。 将无色或浅色的翡翠染色以提高其价值的做法古已有之,早在明代就出现过记载。现在的染色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市面上大多数的“春带彩”“夏带绿”就是人工处理的结果。用化学染料可以将翡翠彻底翻新,颜色浓厚鲜艳,只要细心清理掉表面的染料,里面仍是晶莹剔透。用人工处理的“秋葵绿”来做摆件或者配珠串玩也是可以的。 但是用人工处理的方式得到“瓜皮”效果的意义就不大了。原因有两个:
1.人工处理不能改变“瓜皮”的形成因素,所以很难得到数量较多、品相较好的“瓜皮”。
2.即使有了较多的“瓜皮”,也因颜色单一且无天然“瓜皮”那种层次感而被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