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翡翠顶戴吗?

从堃从堃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有的,在清朝的首饰品中,冠帽类首推“顶戴”,即帽子上的饰物,以顶戴花翎分为文武官职。(一)顶戴 顶戴即帽子上的饰物,按所饰之物不同,可分为朝珠顶戴、礼帽顶戴和凉帽顶戴等品种。

1.朝天帽顶戴 又称朝珠顶戴或宝石顶戴。由皇帝颁赐给亲王、郡王、年俸百万石的官员及二品武将。用金、银丝编结制成网状底托,上缀红珊瑚、青金石、绿松石、玛瑙、水晶等制作的朝珠,再在顶部中心镶嵌一块大的珍珠,两侧各有一小坠。 2.凉帽顶戴 用白琉璃或者瓷片制作成圆形板,中央镶嵌珍珠一颗,称为“顶珠”;周围缀以蓝琉璃做成的十二章,象征帝王的徽识;最后再用五色缎带在顶上打一个结,作蝴蝶结形。此顶戴多用于暑天穿着的便帽,所以又被称为“凉帽顶戴”。

3.礼帽顶戴 多为圆顶,顶端有一小块黑色漆布,以示区别。此帽大多为三品以上官员或领侍卫内大臣、御前大臣等近臣所戴,表示身份与荣耀。 (二)花翎(三)顶珠

晏子煜晏子煜优质答主

翡翠刚传入中国时,因价值昂贵,加上色彩艳丽、花纹美观,成为宫廷和达官贵人珍贵的陈设玩物及制作首饰、盒碟等奢侈品的材料。慈禧太后曾下令把珍藏的翡翠琢刻成各种陈设品和玩物供观赏,把巨大的翡翠玉山摆在北京的三海里和颐和园的乐寿堂。她生前佩戴使用和收藏的翡翠饰物难以计数,其中有“三朝圣训”玉玺和一挂重达220克的翡翠朝珠。

翡翠自晚清正式传入宫廷,因其质地、颜色和碧玺接近,被视为“碧玺”的代称。《百年戏帝谭鑫培》一书中记载:“谭鑫培第一次到宫中为慈禧演戏,慈禧老寿星非常高兴,赏赐谭鑫培一挂玉朝珠。谭鑫培看成平常白玉朝珠,爱不释手,连声称谢。回到家里,家人才看出这就是身价百倍的翡翠朝珠,价值黄金几十两。”其实这就是清代后宫中流行的佩戴“碧玺”朝珠(翡翠朝珠)。

旧时人们都有一种误解,认为清代的翡翠饰品都是从宫廷流传下来的,实际上清代皇族所戴用的翡翠朝珠和项圈是在20世纪20年代后开始的。溥仪即位时,只有6岁,当赏赐给他的亲信太监李德宽时,才制出一挂翡翠朝珠。从溥仪1908年即位到1911年清王朝覆灭,宫中只制做了一个翡翠朝珠。后来,据清宫内务府记载,1924年前清室内尚无翡翠。清帝退位后,溥仪和他的内务府大臣田宝祥、李国瑞,于1921年起陆续大量选购各种翡翠制品供其内宫中佩戴、陈设及珍藏。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