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翡翠吗?

扶旭茹扶旭茹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当然有了,翡翠在古代称为“翠”或“翠玉”、“翠精”等,最早记录出现在西汉杨雄的《蜀王本纪》中,记载了蜀王派使臣到昆仑山取玉的事,其中就有关于翡翠的描述: 后又有《异物志》中记载: “峨眉县南百里,江水深广,多苍龙蛟螭;出西夷国,来贡大翡翠鸟,色红如鸾鸡,红者名曰赤霞鸟。其羽可以做巾。织之为席则清凉可卧。” 西汉时期,我国和东南亚各国的陆路交通开始兴起,而缅甸又是我国通向印度洋的必经之路。所以到了东汉时期,中原地区的人们已经开始熟悉甚至拥有翡翠了。

《后汉书·西南夷传》载曰:“哀牢夷者……欲作杯盘,采铸金石,山多有金,砂银复有赭,其北又有翡翠、珠玑、紫金、铜、铁、铅、锡……”说明在公元前3~2世纪时,我国南方的哀劳人就已开始开采、冶炼和制造金银玉器及加工珠宝玉石——包括翡翠和翡翠制品。据考古发现,云南江川李家山出土的春秋时期青铜器上就已有用玛瑙、绿松石镶嵌成鱼的装饰品;晋宁石寨山出土的铜鼎内壁上还贴有孔雀石作为装饰。这些证明当时人们的工艺已经相当成熟了!

从三国两晋南北朝一直到隋唐五代,有关翡翠的文献资料日渐增多。 东晋葛洪著的《仙药录》中有云: “翡翠食之使人美丽”。唐段公路所著的《北户录》也有记述说: “翡翠处幽涧之中,积雪之下,非天然无识之人,难以得此珍异也。 ”唐代是封建社会空前统一的大帝国,对外政策开放,商业经济繁荣,中外文化交流频繁,为宝玉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尤其是唐朝国力鼎盛,文化昌盛,人们崇尚玉文化,因而以玉为尊的时代来临,对珠宝业的推动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也使得人们对美玉的追求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因此在这一阶段,出现了许多有关翡翠的传奇故事和历史记载。比如唐代高僧玄奘法师所著《大唐西域记》卷八就对缅甸北部密林中的翡翠矿藏情况做了详细记载: “迦湿弥罗国东北境山中有大玉石矿场,矿脉蜿蜒,连延数十里。采琢辛苦,功力倍勤,终不能致满尺之璧,虽良工莫能雕镂。昔有大德行脚至此,叹其瑰伟,遂以杖击之,应手而得尺璧,举群皆然。由是大盛于此国焉…” 宋元时期是我国玉雕业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这个时期的玉器制作技艺日趋成熟和完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用料讲究,做工精细,题材广泛。这一时期的工匠们不但继承了以前的琢玉技术,而且还创新了琢磨技法.例如,宋代的“压锉法”、元代的“掏膛法”都大大提高了制作效率并增强了作品的美感!

郦征源郦征源优质答主

“翠”这个词最早出现是在《史记》中(汉武帝伐大宛,得到一块绿玉);而“翡”字则出现在唐代(张彦远著的《历代名画记.论古今优劣》中说,晋代顾恺之的画《烈女传·杨娥》中有红、白、黑三色的颜料) 这两个字在现代汉语里,都是指一种硬玉矿物——辉石族的翠闪石(MgAl2SiO5)(OH)6[1] 因此它们都含有这个前缀“huì”——也就是“辉(shùn)”的意思 “辉”是带三点水的“辉”。本义就是带有水气的光。引申为明亮、光辉灿烂等。

所以,这两个字和现在的含义一样意思完全一致,只是发音有些变化——“fei huì ”变成了“fu-e” 当然啦,现在大家都读“fèi”了 (๑╹ヮ╹๑)ノ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