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翡翠墨翠区别?

何杏露何杏露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黑”似乎是一个没有争议的颜色术语,但实际在玉石领域它是个有内涵的色彩词汇——指代范围的大小因时代而异、因地域而异甚至是因个体而对。 先秦时期,古人把青赤二色合称“朱碧”,把青绿二色合称为“缃绿”;《诗经》里有“萋萋”“喈喈”描述青草茂盛之态,有“蓁蓁”“芃芃”形容草盛的样子,有“郁郁”“青青”描绘草木葱茏之貌……可见在当时“黑”这个颜色是被归类到“青色系”里的,与现在的“黑色”并不是同义词。

秦一统天下后统一了度量衡,秦始皇令丞相李斯起草诏书统一文字,其文曰:“书同文,车同轨……”其中就包括对汉字字体的规范整理,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正是来源于此。在整理文字时有一系列字被归为形近音近而意远之词,“黑”就被归于“黑部”(古文字中“黑”作“黒”),同时归于此部的还有“玄”“褐”等字,它们所代表的色彩含义也一直被沿用至今——“玄”的字源意思是深黑色绸布,因此它引申出来的颜色含义是“黑色(更深的黑色)”“褐色(像染黑的绸布)”;而“褐”字的本意是指用黑草或麻制成的粗布,因此“褐”代表的颜色是“黄褐色(像晒干了的黑草灰)”。

汉朝时人们用“朱”“绿”“紫”等字来表示各种带颜色的石头,同时也用“青”“苍”“白”“黑”等字来表示相应的色彩,不过这时候各色的排列顺序和现在不一样,“红绿蓝靛紫”排在了前面,可见当时人们的眼睛是习惯于“五色视者”(即现代人中的大多数人),此时“黑”还是属于“青色系”。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并逐渐兴盛,与此同时佛教用语开始频繁出现在汉语语境中并且多沿用至今,其中的“黑”就是来自梵语ksa^ra,原来指的是“深红色”,后来引申为“黑色”。随着中外文化的互动增多,特别是“丝绸之路”上贸易往来的繁盛,西域的颜料和染料大量进入中原地区,“黑”除了指代原有的深色石材外,还指代了由炭黑、铁黑等制造的黑色颜料,这种用法一直延续到现在。

戎慕书戎慕书优质答主

1、看生长纹

黑翡翠会有非常明显的生长纹路,但是墨翠的生长纹并不是非常明显,这就让很多商家把黑翡翠充当墨翠来销售。

2、看水头

很多黑翡翠的水分为冰种和玻璃种等高水位品种,但是由于颜色太深的关系而看不出来,所以商家只需要在光照等的条件下仔细观察,就可以判断其水分。一般而言,水分越足的黑翡翠冰种翡翠越接近于墨翠的标准。

3、看颜色

墨翠在光照下多呈蓝紫色,黑色较少;而黑翡翠在同样光照下多呈黑色,蓝紫色非常少。而且,优质的墨翠的色调是纯正的蓝色,色度饱满,颜色均匀,在强光下颜色基本不变,这就需要珠宝商对翡翠的颜色十分熟悉才能把握,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要掌握这两者颜色的差别还需多加学习。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