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鉴定b货翡翠?
这个需要专业的仪器来鉴定,普通人肉眼是很难鉴别的,但有一些小技巧可以帮助我们识别。 首先,自然光下,真的天然翡翠通透度很高,像玻璃一样透明,或者像蛋清一样半透明;而B货翡翠往往不透明或半透明程度较低。
另外,由于经过强漂白剂和染色剂的浸泡,原石结构被破坏,B货翡翠的颗粒间结合不够紧密,所以在表面经常可以看到细细的裂纹(网纹),这是经过人工处理后的特征。 但这些特征都需要长期积累经验才能识别,作为一个初学者,可以先从颜色、透明度、光泽来初步判断(注意与高仿注胶处理的那类B+C货相区别):
1.B货翡翠大多呈乳白色,少数为淡紫色或黄色等,透明度一般较好,行内称为“水头足”;
2.B货翡翠光泽很强,但不柔和,比较刺眼,就像玻璃那样“鲜亮”——这点很容易辨别,因为天然翡翠的颜色由于存在杂质等原因,光泽不会很耀眼;
3.除了极少部分天然翡翠(如老坑种)外,大多数天然的翡翠都有色根,也就是可以看见颜色是从一点一点点染开的,而B货翡翠的颜色分布均匀,看不出有“色根”。当然,这一点也需要一定专业知识才容易分辨。
最后,可以用放大镜观察是否存在填充物——通常来说,优质的B货翡翠用肉眼是可以看到结构在局部出现模糊的现象(即晶体的边缘呈现弧状或波浪状),而晶体表面往往可以看到磨平的痕迹,这是因为之前填充了树脂等有机材料的关系,一旦遇到有机溶剂(比如洗发水和肥皂等)就会发软而使表面产生模糊感。如果看到明显的填充物,则可以判定为B货/B+C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