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文开国纪念币有几种?
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是由北洋政府发行的一种纪念币,正面中央为孙中山侧面像,上面纪年“中华民国十一年”,左边是国徽,下面注明“开国纪念币”,反面为一个持枪的民兵,另一边纪值为“十文”。该钱币现存世量不多,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国产纪念的意义。
中华民国十二年(1923年),国民党成立“中华民国建国纪念币”筹款委员会,拟订币制,发行纪念币。同年8月,币制委员会在京杭一带向六家银元厂订货,铸中华民国十文开国纪念铜元。各地银行、古董商、钱庄均积极收购,出谱甚夥。流通者尚多,存世量并不少。
中华民国十五年(1926年)八月国民政府财政部因见十文开纪念币流通太广恐影响银币发行,又因十文面值太小无意义,故准湖北省造币厂将存铜料收回改铸五元金币。该币未发行,留存于世的只有样币几种。
中华民国八年(1919年)北方革命党人张宗禹(又名张振轩,字鹤征)在禹县(今禹州市)领导农民起义,后张宗禹率部投靠李景林,被编为直隶革命模范旅,驻防藁城。张在藁城任上,为纪念辛亥革命,宣布国号称为中华民国,并由藁城县民郭彦亨铸造了这种“中华民国八年开国纪念币”。当年仅生产了200枚,现仅见带盖原纽实票5枚。
中华民国十三年(1924年)古花通宝泉局始铸,民国十七年(1928年)省府将古花通宝泉局收归省有,改为陕西省造币厂。该币正体铭文“中华民国”四字中有错体“民”字,应系钱币制模时移刻而来。“古花”之意即“花开富贵”,寓意吉祥。此币系陕西地方“礼赠亲友”之用,制作较为精美,存量不多,尤其珍品少见。
以上五种就是比较珍贵的“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