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辟邪还是翡翠辟邪?
首先,我要说的是,玉石(包含翡翠)是一种保健用品,而不是法器。但是市面上有很多打着“法器”旗号的玉石制品。 其次,我要说的是,除了王侯将相的墓穴中会有随葬的玉器,历代皇帝都会用玉来做自己日常使用的器具和赏玩之物,比如我们最熟悉的“和阗玉”(就是现在的新疆和田地区)制的玉玺,以及乾隆皇帝非常喜欢的一只“青白玉羊”(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等等。 我要说的是,古人认为,玉有五德——仁、义、智、勇、洁。所以,历代都有以玉比德的说法。 最后,我要说的是,无论是什么品质的玉或什么造型的玉,都来自于自然,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所以,我们要爱护自然,善待玉,善待大自然!
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玉的知识吧! 我们一般说的玉,主要指的是和田玉。它的学名叫做软玉,主要产于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而且只有这里产出的软玉才能被称为和田玉。 和田玉按照颜色,可以分为:白玉(白里带青,也叫青白玉),青玉(灰青到绿青的颜色变化很大,也有青白之分),碧玉(绿色或者暗绿色的玉),黄玉(黄色或者淡黄色的玉),墨玉(黑色或者黑灰色的玉)。 在我们生活中最常见到的和田玉,是白玉或者青玉制成的。 在古书籍中,对青玉的评价更好——“青如玉,润如初,温如酒,柔如帛……清丽而静,睿思而远……” 相比白玉来说,青玉更加“低调”,这是因为其中铬元素的含量更高的缘故。
由于受到地质运动的影响,一部分铬元素被包裹在里面,没有外露,所以就形成了表面不显山露水的内敛型青玉。 而另一部分铬元素则形成了一种特有的结构,使得青玉看起来比较润泽、细腻,用手触摸的时候,有一种润滑感。 不过,这种结构也是相对的。比如,同样产自新疆的且末青玉,因为含铁量高一些,就显得比较“燥”一些;而同样产自俄罗斯的白玉,由于含钙比较高,就会显得比较“水”一点。
其实,无论是“燥”还是“水”,其实都是形容质地,而不是指肉质中的纹理。 所以,无论叫“燥”还是“水”,都没有实际意义,只是人们根据视觉上的印象而总结出来的感觉而已。 现在市面上的玉,除了纯粹天然的以外,还有很多是经过烤色处理的。什么是烤色呢?就是指一些品质不好的玉,通过加热让其中的微量元素发生反应,从而染上一款新颜色。 当然,经过烤色的玉,颜色不会很均匀,在温度高的区域,比如棱角处,就会有一层浅色的围边。不过,这种围边不是太明显,如果光线好,把玉平放在阳光下,就可以看到。 如果把一个未经加工的原石放在阳光下,那么,从棱角处溢出来的颜色就更明显了。 我给大家看一张经过烤色的玉(右)与未经烤色的玉(左)的图片,大家就明白了。 虽然现在的技术已经可以做到几乎看不出来,但毕竟多了一道工序,就多了一分成本,所以烤色的玉往往售价会比较低。而天然未染色的玉,价格就会高很多。 但有一点需要提醒的是,现在工艺已经非常成熟了,基本上很少出现染色剂渗透进去的情况,大家可以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