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为什么会有颜色?

莫正翰莫正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明确一点,天然翡翠都会带有色根,这是由翡翠的成分决定的。 翡翠的主要化学成分是SiO2,分子中存在着配位键和羟基,因此有很强的络合能力,可以和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螯合物。在天然的翡翠矿床上,硅酸盐类矿物多呈胶状或晶簇产出。这种结构使得翡翠具有很强的吸附着色能力,也就是可以通过染色剂给翡翠进行染色。 但染色的程度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无法达到绝对均匀。而且在强光照射下,或是紫外线、X射线的作用下,有色部分可能会褪色。所以有些商场的橱窗里的翡翠挂件会显得比较“死板”,没有“生气”,就是由于长时间照射导致的褪色。这也是天然性最好的证明~ 而天然形成的翡翠除了有色彩分布不均匀的特点外,还会有点状、丝状或者团状的色根。这点是与塑料仿制品最明显的区别之一了。

由于金属离子的种类、存在状态不同,以及与有机着色剂的结合方式不同,会导致不同的金属离子对颜色的影响。比如,三价铁离子(Fe3+)是致色元素,它能够进入到晶格当中,但是其颜色饱和度不高;二价锰离子(Mn2+)也是可以进入晶格的致色元素,但是它的颜色饱和度高,颜色鲜艳。如果是在玻璃或者有机染料中,加入一定量的铅矾或锰酸钾颗粒,就可以得到具有不同色调的颜色。

当然,除了以上两种常见的致色元素以外,还有其他元素的色离子也可以造成绿色,蓝色等,比如铬离子(Cr3+)、钒离子(V5+)等等。这些元素多存在于翡翠的裂隙中,所以常以斑点或线条的形式出现,称为“瑕疵”。 除了以上的物理特征之外,天然翡翠还有一个重要的判定标准,那就是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

慎耀诺慎耀诺优质答主

颜色的产生是因为组成翡翠的主要成分辉石类矿物翠辉石、奥长石本身是无色的,而形成翡翠后,由于其中所含的一些金属元素(主要是Cr和Fe两种元素),使翡翠具有颜色。

1、绿色:翡翠的绿色是由辉石类矿物的晶格 substitution Cr3+离子所产生。Cr元素替代的阳离子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是替代了辉石类矿物的M2位上的Mg2+,使得翡翠呈绿色,即翠绿。这种翡翠中Cr的含量较高,绿色较纯正。

第二种可能的替代作用发生在M1位:替代了铁。由于受Fe3+影响及M1位的Mg的本征色的影响,替代所致翡翠呈暗绿或是略偏蓝的绿色。这种翡翠中Cr的含量较低,在0.014%--0.058%。这种绿色翡翠若由Fe2+及Mg的本征色产生深色色团,则为黑色翡翠。此外,Cr3+替代铁镁的硅酸盐类和辉石类矿物晶格中的Fe2+或Mg2+的替代阳离子,形成了新的类质同象矿物--铬云母类,由此形成了癣状绿或绿斑。

2、红色:一般认为翡翠的红色是由于其晶体解理裂隙之间充填有红色铬铁矿所致,实际上,绝大多数的红翡、翡色是次生色。主要由地表附近地下水的氧化环境下,致色元素Fe的水溶液沿翡翠中硬玉矿物的粒间裂隙渗透入部分裂隙的硬玉中,Fe在Fe2+与Fe3+的共存溶液中选择吸附Fe3+离子,当Fe的含量在0.02%时,翡翠呈褐红色,也就是所谓的"翡"色。这种褐红色是由于Fe3+的络合物致色的。

3、紫色:紫色呈现在暗绿的翡翠中,由硬玉晶格M2位中替换了少量的Ti所致。实际上这种颜色在翡翠中极少单独存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