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什么叫脱沙?
“脱沙”,这个术语是行业内常听到的一个词儿。指的是原石切割之后,在台面呈现的像沙子一样结构的状态。也就是切出的料子,内部像沙子一样的结构明显显露出来。 图1(原图为网图,侵删) 从图1中可以看到,这是刚刚切出来的料子,还没经过抛光打磨处理呢。原本就是一块质地很一般的原石,但因为有色,所以打算做两块牌号。因为肉质较粗,考虑了很久最后觉得还是做个牌子比较好,于是请师傅给做了两个牌子。其中一个就呈现出非常明显的“脱沙”效果了,如图2所示。这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牌子,感觉很有特点~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原料本身颜色、种水都很好,那么切出来当然是越透明越好啦!当然这种完美无暇的料子可遇而不可求啊~
那既然有完美的,自然就有不那么完美的……比如说,有些原生矿石由于矿脉形态的原因导致其裂纹较多,或者含有杂色,又或者是种水不好等等原因,导致切出来的成品会有一层雾蒙蒙的感觉,这时候就需要好好琢磨一下,看如何能把这层雾消掉~比如可以采用抛光的手法,尽量把表面的绒毛磨去,让光线能够穿透材质,这样来看是不是就觉得透亮了许多? 有时候,我们也会遇到更“坎坷”的原石,比如图3中的这块料子,虽然颜色很不错,但是裂纹相当多,而且有肉眼可见的杂质。
首先考虑到的就是要避开所有裂纹,然后把颜色和瑕疵都尽可能多的留在图案上,最后进行抛光处理。最终效果如图4 其实不论是怎么处理的,只要有裂纹存在,就一定会有痕迹留下来,所以,要完全消除裂纹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尽力而为!就像图中这件作品,虽然是按照上述方法处理掉了大部分裂纹,但还是会留有一些痕迹,这就是没法避免的问题。所以,有时候我们在看作品的时候,不能只局限于看到作品漂亮的一面,也要看看是否有什么瑕疵或者缺陷哦!毕竟人无完人,玉石也是如此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