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乌鸡种翡翠?
先放结论,通过肉眼和简单工具即可快速判断 具体步骤如下 一只手指按住边缘,另一只眼睛从侧面缓慢斜向注视(不要直接盯着看) 看正面时,注意颜色分布情况,有无颜色淡区;
看反面时,注意绿色分布情况,有无白色纤维状晶体存在。 如果有上述问题中的任何一条,则是乌鸡种,反之不是。 为什么如此肯定? 因为天然乌鸡种翠料,往往存在明显的色差。 即正面颜色深,反面颜色浅(或者没有颜色)。 这是因为构成乌鸡种的色素颗粒直径一般大于7nm,而翡翠的抛光面是由无数细小的突起组成的,每一个小突起都是一个色带,所以会存在色差,而且这种色差在抛光面上越明显越好,越能说明问题。 而经过处理的乌鸡种则往往颜色均匀分布。这是因为商家在染色时,需要颜色均匀分布在每个区域。(不然就容易出现色块/色斑不均匀分布的现象而被退货) 所以对于“处理过”的乌鸡种,我们观察其正反两面的方法就成了: 仔细观察是否有白色条纹或斑块出现。如果有的话,则是经处理过的乌鸡种。
因为未经处理的乌鸡种的表面结构是纤维状的,而经处理后的乌鸡种的表面往往是团粒结构的(类似强酸腐蚀后的效果) 当然,最保险的做法还是请专业人士鉴定。 但是,你懂这么多原理干嘛!? 我又没让你去鉴宝…… 其实掌握了这些知识后,你可以轻松识别出市面上大部分仿冒的乌鸡种。
例如: 豆种、糯种翡翠挂件,常用来冒充乌鸡种。 但它们的颜色是均匀分布的,且具有“色根”。这显然不符合乌鸡种的特征,一比较就能看出来。 烤色玉髓也是常见的假乌鸡种,虽然它的颜色也会呈阴阳面分布,但是它的整体色调偏红,且反光感太强太均匀,这也是和乌鸡种显著不同的特征。 最后总结一下: 看外形,圆条、扁条、方条,无特殊标记。 看颜色,有颜色分布纹(阳纹),且有色差(阴纹)。 看质感,有颗粒感,不是玻璃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