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有哪些颗粒组成?
这个知识点我做过总结,发过一个类似的文章,这里再回顾一下,希望对你有帮助。 天然形成的玉石都会存在杂质(这是天然的),这些杂质在宝石学中被称为“瑕”;同样,由于地质作用没有完成,玉料中会存在明显的颗粒感,这在宝石学中被称为“粒”。 影响玉器品质的因素有很多,除了颜色的影响因素外,瑕疵和结构也是重要的影响因子。
今天我们来聊聊结构——玉石的结构主要有纤维状、纤维交织状、粒状、结晶状等几种。 在自然界中的所有玉石矿物都表现为粒状或纤维状集合体,也就是说自然界的玉石几乎没有透明无结构的。不过这种结构不是肉眼能看出的,需要借助显微镜。
1.纤维状 图1-1中,A为软玉的正交切片,B为蛇纹石玉的柱状标本,都能观察到纤维状的纹理。其中,A的纤维细而密,B的纤维较A粗而疏。
2.纤维交织状 如图1-2,这是软玉磨圆了之后的形状,可见纤维交织的现象。
3.粒状 这种结构常见于蛇纹石质玉,如图1-3是蛇纹石玉的颗粒状集合体,经抛光后,表面会出现亮晶晶的亮点,这就是蛇纹石特有的光泽。
4.结晶状 当软玉中含有绿泥石等其他矿物时,会发生交代作用,形成半晶胶凝结构,也就是晶体被其他矿物所分隔,形成结晶状结构(见图1-4)。
总之,了解玉的结构对于鉴别玉石的真伪、评价玉石的质量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