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造型翡翠怎么形容?

苟薇萱苟薇萱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心”形,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形状,在首饰品中应用也很广泛,如戒指、项链等,多用圆形或弧形的玉石材料制作成各种各样的“心”形,表达爱情的甜蜜与温馨。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关于“心”形的话题。 所谓“心”形,就是外部轮廓呈现一个类似于心脏跳动的曲线,这种形状的起源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部落图腾符号,它们被用来表示“心”、“灵魂”和“爱”等含义。《说文解字》中有记载“心,人心也。从肉,声。凡心之属皆从心。”

最早的“心”形饰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河南淅川下王岗龙山文化遗址出土过一套玉琮,其上端三面刻有连体的凤纹,中心处却保留一块圆柱体,即后来的“心”形,这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心”状玉器。 西周时期盛行佩带玉璧,人们将特制的玉璧用丝线挂在脖子上作为装饰品,这些玉璧大多呈圆弧形,中间有一个小孔,看起来就像是跳动的心一样,以此表达爱慕之情。

春秋战国时期,玉璧的使用虽然依旧流行,但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下,也会采用玉璜来代替。据《礼记·昏义》载,“聘女子未笄(未至成年)而纳之,礼曰:‘以璧易璧’;既笄而纳之,礼曰:‘傧而赞之’。”“以璧易璧”用的其实就是现在所说的“定情信物”,男方送给女方的玉璧象征着两颗心的结合,而女方送男方的玉璧则是表明女孩子已经认可了这份爱情。 “心”形饰物除了作为情侣之间定情的信物之外,还常被用于祭祀。《礼记·郊特牲》曾提到一种叫做“四圭”的祭品,需要由天子主持祭祀时采用,“当庙,荐圭瓒”(指祭祀后把圭放在宗庙里)。东汉文学家郑玄注疏此条时说,“圭瓒,有柄圭也。天子所执圭而有柄者,惟祀天与五帝而已。”“四圭”是什么模样呢?贾公彦在疏解这条经文时引用了汉儒的见解,“此四圭,以赤色璋为贽(礼见时相见之物),有柄谓之瓒。”也就是说,天子举行祭祀活动时手中所持的圭是带有红色涂饰的璋形玉器,这种带有红色涂饰的“红玉”在古代又被称之为“朱瑾”或者“丹璋”。那么这“红玉”到底是怎么来的呢?明代学者朱彝尊在他的著作《经义考》中引用了元人胡炳文的观点,“唐、虞以上,冕服皆有旒(古代帝王及上卿所戴的一种冠,因其上方常有垂旒,故称),自秦灭六国,一概袍冠,则旒不复见于天下矣。盖舜之二十五弦,武之六条,后世但存其制,不得复睹其形矣。”说的是自秦汉以来,历代统治者为了显示自己地位的尊贵,都佩戴高高耸立的帽子,这种高帽子不仅破坏了上古时代“冕服”原本的模样,而且也使得悬挂于其中的“红玉”失掉了踪影。

庾竣脉庾竣脉优质答主

横看为“一”,竖看为“一心”,因此两条垂直线构成的心形图案一般用以象征着一见钟情,以及钟情于他人。爱情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而是一份真挚的情感,在一起不仅是因为爱情,更是一种责任。天下最珍贵的不是钻石,而是一颗真心。

现在人们对于翡翠的使用越来越熟悉了,并且使用和收藏的范围也逐步的扩大了,由原来专门的首饰,现在延伸到了很多的摆设和装饰等。由原来单一的玉镯子、手鐲子,现在发展到了玉佩、挂件、吊坠,甚至成为陈设的装饰件和案头摆设等。现在还有茶道用具等,都广泛的采用翡翠了,而且这些物品成为人们随身携带和佩戴非常时髦的装饰品。

翡翠制品有挂件、手镯、珠串、摆件及镶嵌件。挂件主要品种有平安扣、观音、弥勒、龙、凤、蝙蝠、寿星、金童、玉女及一些抽象造型和吉祥用语等,造型精美,玉色鲜丽,佩戴于胸前,显得庄重而高贵。手镯主要为传统的圆条形管状,以及高条、方条、扁方、瓜棱、竹节、花篮等异形镯,是妇女钟爱的最佳首饰。珠串主要用上等翡翠加工而成,有朝珠、手串念珠、扇坠、腰链珠等,多为珍贵收藏品。摆件有炉、薰、鼎、瓶、枕及山水、人物、动物造型等陈设和案头摆设,为高雅的室内装饰。镶嵌件是指由金、银等金属与翡翠镶嵌而成的首饰,款式新颖、美观大方、富丽堂皇,倍受人们的青睐。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