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冬天可以带吗?
1、冷天比热天更容易出冰种和玻璃种,因为温度降低后,分子的活动能力下降,原本就不稳定的晶体结构可能会崩解,形成冰种或玻璃种。相反在高温下,分子运动剧烈,不容易形成冰种或玻璃种。所以夏天买到的冰种或玻璃种往往不是冬天买的。当然这个结论是建立在“更”的基础上。就是说冬天的冰种或者玻璃种未必就比夏天的质量更好些,只能说比例可能更大些而已。
2、冰种和玻璃种的透明度是相对的,只有跟其本身的密度相比才有意义——对于同一种类,如果密度高,则透明度低;反之,密度低,则透明度较高。而密度的高低取决于三个因素:晶体颗粒的大小、结构的紧密程度和含铬的量(或者称绿值)。如果将这三者之间关系的曲线画出来,可以得出一条曲线来描述一个特定种类翡翠的透明度与其相对密度的关系。这条曲线的斜率决定于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对透明度的贡献大小。一般来说,同一类别的翡翠,斜率较小,即透明度与密度关系不大;相反,有些翡翠的斜率较大,说明这类翡翠的密度对其透明度的影响较大。
3、影响翡翠折射率的因素除了颜色以外,主要是颗粒粗细和结晶形状。若以圆盘状颗粒集合体为主要结构,且颗粒直径小于0.5mm时,则折射率一般大于1.65,此时翡翠具有较强透光性,外观上给人以透明感。若以纤维交织结构为主,只要纤维细且排列紧密,也可得到接近1.65的折射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