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要绿还是透?

红凡雪红凡雪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看到这个问题,我简直不能更同意! 我是真的很喜欢通透的玻璃种、冰种,不喜欢糯种或豆种,虽然可能这种料子更贵。为什么?因为通透的料子看起来有灵气啊,仿佛可以看见里面的“灵魂”一样,不透明或者半透明的料子总感觉缺点什么——或许是因为灵性不足吧……所以我一直觉得,越透越好,当然前提是质地也要好。(其实我想的是全通透,不过那已经超出入门级的范畴了)

不过呢,我们买翡翠的时候,很多时候并不可能仅仅因为“通透”而舍弃颜色,毕竟,有的颜色简直是美呆了(●´ー`●) 那怎么办呢?我认为可以在两点上做些文章:

一,尽量选择颜色鲜艳但是饱和度低的,例如淡绿、苹果绿;

二,选择深色底色的,比如墨翠、藕粉地。 这两种选项都是可以让人在保留通透感的情况下,兼顾颜色的选择。

举个栗子: 这只手镯,底色是深色,所以保留了阳绿色的部分,同时,由于底子是黑色的,所以绿色并没有很突兀,而是看起来很和谐(○’ω’○)另外,这种类型的镯子也很能凸显气质哦~

再来一个栗子: 这个戒面的颜色就有点深了,不过没关系,它被包裹在明亮的玻璃质地上,所以反而更有韵味了一些。

巩少伟巩少伟优质答主

翡翠之所以能够价值连城,被公认为价值最高的玉石种类,不仅仅在于它的稀缺性,更在于它的美学特征,在于它能够满足人类审美所需要的心理和物质要素。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翡翠的美好体现在“绿”与“透”这两个字上面。

绿是翡翠的色美,透是翡翠的种美。它们既是翡翠的美学价值源泉,也是翡翠价格的决定性因素。

如果说色给人以快乐、热情、愉悦等心理满足,那么种给人的则是一份清凉、水润和舒适。种水与颜色的交融造就了翡翠独一无二的美学价值。

但是,这两者的重要性,谁更胜一筹呢?

翡翠学家宋世义老师认为:

绿是个性,透是共性;绿是形式,透是内容;绿属表观的,透是内在的;绿是“术”,透是“道”。因此,种重于色,透重于绿。

绿可以有好多种,有葱绿、苹果绿、菠菜绿;有阳绿、粉绿、蓝绿等等;还可以有不同程度的绿,比如绿有“七分”、“八分”不等,而透只有一个标准,即玻璃种。在玻璃种之外,有玻璃种次一级的冰种、糯化种、藕粉种等等。

在其它如芙蓉种、油青种、干白种中,颜色再绿,价值都不会高。

人们喜欢绿,是因为绿翡翠少,天下翡翠绿者少于不绿者,绿者以绿为美,不绿者以透为美。

天下翡翠透者多于不透者,如果翡翠都不透怎么办?

所以,对于翡翠的美学而言,透明是共性。天下绿翡翠都是透的。“色不掩种”就是这个道理。

对于翡翠的种美和色美,人们开始是注重翡翠的色彩美,后来是注重翡翠的“紫富绿贵”,而近年则越来越注重翡翠的“种老”,即重视翡翠的透明度。

因此,翡翠之美归根结底在于透。

种美是前提,是1,色美是后续,是0,只有种美了,才能谈色美,色不能破坏种美,而应该衬托种美,只有这样,翡翠才有价值。

从本质上说,透明感是翡翠晶体的结晶程度好、晶体的粒度小、晶体的形状好、晶体的裂隙少、晶体的杂质少,结晶程度达到近于完美状态。

总之,种的美才是真正的翡翠“美”的核心。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