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是从哪里开采?

雷琳源雷琳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现在市场上很多所谓的“缅甸翡翠”,其实绝大部分都是广东瑞丽或者云南腾冲灌水的B货C货。这些地方原本产不出翡翠,但都是加工地。 翡翠原产地是缅甸北部克钦邦靠近中国边境的莫隆、帕敢和南坎地区。这三个地方是全球最大的翡翠原材料产地(也是矿坑最多的地方),出产的翡翠原石被称为“缅料”。

在缅甸官方控制的交易市场里交易的翡翠原石基本都是莫隆、帕敢和南坎出的。这些市场对原石交易进行规范,管理较为严格。 但现在的原石市场鱼龙混杂,有很多小贩会在一些非官方的交易场所售卖各种来路不明的原石。这类原石没有正规检验证书,品质参差不齐,有的甚至会被染色后冒充高货出售,需要格外小心。 在这些非官方的地摊上,常能看到这样一些标志:

这种用红漆写着“云南德宏”,或是用白油漆写着“云南临沧”“云南保山”的字迹,是辨别是否为“缅料”的原石的一个重要方法。

这是因为,云南省确实有个州市名为德宏,有两个地级市分别名为保山和临沧。而这三个地方都产翡翠,且产的翡翠基本都销往我国和东南亚等地。如果见到用上述方式标注原石的,基本可以认定为缅料。当然,用不同颜色标记的方法只是辨识的一个方面,并非所有标识了地址的地方就是假货,还需要综合判断。 除了以上地点外,市面上还有一些用其他地名作为标记的原石,同样要仔细分辨。例如:

1.“越南北方”:这一类通常指的是莱州玉——俗称“越南翠”或“东菱”,其本质是一种碧玺,并非翡翠,价格也相对低廉。

2. “台湾高山”:是指产于台湾南部玉里的绿宝石,也称“台湾翠”。这种宝石多为绿色,透明度较好,质地细腻,但光泽不如翡翠。

3. “墨西哥”:指的是产于该国的梅斯蒂索蓝宝石,由于颜色相近,常被误认为是翡翠。

候娜芳候娜芳优质答主

翡翠主要产在缅甸,确切的说是在缅甸北部,与中国接壤的地区。当地是著名的玉石矿区,不仅有翡翠产出,还有和田玉、玛瑙、欧泊、孔雀石、紫水晶等玉石产出。

开采翡翠的矿场叫做“浪”(缅甸语,发音lɑːŋ),这些开采出来的原料叫做“场口货”。矿区处于山里,因此“浪”与“场口”常带有山的名字以及其特征,例如“老帕岗”、“沙河浪”等。虽然缅甸矿区范围很大,但是真正出产优质翡翠的矿场只有几个,例如著名的“莫西吉”、“会卡”、“老帕岗”等。

河床中的翡翠原石是被风化、搬运而来的,因此它们都拥有自己的“水路”。例如从“莫西吉”矿脉中开采出来的原料流入“南坎河”中,在某个地方被富集起来,人们在此开采这种原料,那么这种拥有独特外观和皮壳的翡翠就以地名加上水名命名,如南坎莫西吉。

因此缅甸矿区既有“在山里”的“场口货”,又有“在水里”的“水路货”。“水路”的翡翠经历了自然的风化和搬运,因此表皮光滑,具有独特的皮壳、黄蜡石、风化壳等外壳包裹。而在山中开采出来的“场口货”表皮常为泥土、矿脉风化物所包裹,露出新鲜的裂纹和部分翡翠。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