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如何鉴定等级划分?

时洹时洹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学翡翠评估,首先要了解行业对“好”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翡翠行业里有个很出名的评价标准——“浓阳正匀”5个字。 这几个字的意思分别是:色要浓,阳面要足够均匀,色调要正,分布要均匀。 “浓”“阳”“正”“匀”都是描述颜色常用的词汇。 对“好”的标准有了认识后,下面来简单说说影响颜色的因素。 影响颜色最深的,自然是翠体本身的颜色。比如一个冰种蓝紫色的蛋面戒指,因为紫色系的翡料本身就很稀少,价格也很昂贵。

另一个会影响颜色的是抛光。特别是对于染色的翡翠,好的抛光能将染色剂牢牢挤紧在翠体表面,使得颜色更均匀、更饱和。 而劣质的抛光,会让染色剂浮于表面或渗进晶粒间隙,使颜色变淡、不均匀。 最后,种质也会稍许影响一下颜色表现。 种水好的翡翠(如玻璃种)能很好地折射光线,使得颜色更加明亮饱满。而种水差的翡翠(如干青种、豆种)则会削弱颜色的表现力。

但要注意的是,无论种水好坏,不同部位的色差一般不会像色差那么明显——毕竟颜色的产生是由于光线被晶体通透性阻碍所形成的,而在整个晶体不是完全通透的情况下,光线的阻隔是有一定限度的,不会形成非常明显的色差。 不过,虽然影响颜色深浅的因素有诸多方面,但归根结底,颜色深或浅主要还是由翠体本身的色素浓度决定的——就像同一个环境下生长的人,有人白嫩有人黝黑一个道理。

安韦仑安韦仑优质答主

翡翠的鉴定评价可采用仪器测试和肉眼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肉眼观察可按透明度、颜色、质地、工艺等四个步骤进行,一般步骤如下:

(1)透明度

透明度是衡量翡翠质量优劣的重要的外观特性,用“透明度”这一术语代替原来常用的“水头”、“水”、“种”等概念,并分五级:透明、亚透明、半透明、微透明和不透明。

(2)颜色:

颜色是翡翠的重要外观特性之一,按颜色的种类划分为红、紫、绿、白、黄、褐、黑和无色等8类;以五个级别表示颜色的均匀程度:极均匀,均匀,半均匀,不均匀和极不均匀;以八个级别表示颜色的浓淡程度:极浓、很浓、浓、较浓、中、较淡、淡和极淡;以浓、正、匀、阳四个字来表示颜色的好坏和色形。以字代级,以级代分,进行量化计算。颜色评价总分按色形指标30%,颜色均匀度、浓淡程度指标各35%进行加权平均。

(3)质地:

质地包括矿物颗粒的大小、粗细、形状、颗粒间相互关系(连结的紧密程度)以及杂质斑块和其它矿物的含量。在进行质地评价分类时,主要以矿物颗粒的定向或非定向性聚集方式和颗粒的大小为主,将翡翠的质地分为11类。对翡翠的质地也采用等级方式评价,用肉眼评价质地的优劣,并分为五级:粒粒级,玻璃级,冰级,细粒级和粗粒级,然后按级定价。

对裂隙,杂质斑块和其它矿物,按翡翠颜色和质地的评价方法同时进行评价。对裂隙的评价,分“无”、“微裂”、“小裂隙”、“裂隙多”和“极裂”5级,按裂隙分布的疏密情况和对翡翠成品强度及外观装饰的影响进行评价。

(4)工艺:

主要从造型、设计、抛光和对颜色、裂隙的利用和遮避等方面的工艺质量进行评价,分五个级别评价,按A级为很好、B级为较好和C、D、E级依次为差进行级别评定。

根据翡翠的基本性质,按颜色、质地、透明度和工艺四个分指标,将翡翠成品分为3个大类、10个品种,然后对四个分指标进行量化计分,再计算总评分,最后将总评分和基本尺寸、重量指标进行加权计算,确定翡翠成品的价格。

对A货翡翠成品的四指标用百分制记分法进行量化计算。计分方法按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加权计算。颜色指标的权重为0.5,其次是透明度指标占0.2,工艺指标为0.15,其它质地指标为0.15。

基本尺寸及重量指标的计分方法按翡翠成品价格和尺寸大小、质量之间存在指数规律关系来计分。计算的基本尺寸为平面圆形玉石的直径,非圆形玉石的长度或高度,其它形状按其平均直径来衡量。计算的重量为玉石的总重量。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