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手镯打光棉很多?
首先,我们从专业角度来分析,一个天然形成的翡翠,内部都会有杂质(即翠性)、石纹或裂纹等特征存在; 并且由于地球内部压力的原因,大部分翡翠在形成的过程中都会产生裂隙或者微裂隙,这些裂隙会被方解石等矿物填充,从而形成“水线”或者说“棉”。
但这里的“棉”是有区别与B+C的处理方式的。因为天然的“棉”是呈脉状分布的,且较为稀疏,而人工处理的“棉”是连成片的,比较密集。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光照来观察,若是天然形成的玉器,其表面是不规则分布着大量的暗色“云彩”; 而经酸洗充填处理的“棉花”,则呈现透明或半透明状,而且位置和形态都比较固定。用强光照射可观察到,经过处理的部分有透亮的闪光,而天然的部分则是雾状的阴影。 题主说的这种情况,应该是属于天然的“棉”;只不过这个“棉”的数量较多,且看起来比较突兀,像这类情况我遇过不少,可以把它定义为“瑕疵量比较大”。
一般情况下,我们判断一件玉饰品的价值,除了要看它的颜色以外,还要看它的瑕疵状况——也就是看它有没有裂痕、霉点和脏点以及“棉”的情况等等。如果瑕疵的情况比较严重,即使其它方面再出色,它也难以卖出太高价格了。 因为人们买玉器通常都是带有一定的收藏和投资性质的,对于质量方面的追求自然是越完美越好。如果碰到类似题主这种瑕疵量比较大的情况,我们可以选择继续保留,或者是找专业的机构进行打磨/雕刻,将其瑕疵部分遮掩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