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如何烧红的?
在百度知道上看过很多类似的问题了,应该是高温高压加热使其发生相态变化导致颜色加深,具体原理可以查看之前的相关问题。 这里要提到的一个概念叫做“翡红” (jewelery pink),是GIA(美国宝石学院)在研究翡翠加热后颜色变化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术语。其定义是“在光照条件下,从正中央向两侧缓缓变换的粉橙色到淡红色色调的渐变,且具有明显的界线。” 这一定义中提到了两个重要的概念:
1. 色调是粉橙色的;
2. 边界是渐变的。 这一定义还涉及到三个重要因素:光、时间和温度。其中,光的类型会影响色相,而时间的推移会改变饱和度,温度则决定颜色的明度。 “翡红”是一种温度敏感型的颜色变化现象,当达到一定的温度时,翡翠中的铬元素以氧化铬形态存在时就出现了“翡红”现象。只要保持一定的加热时间,就能使全部或大部分晶体出现“翡红”现象。 但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紫色翡翠在经过烘烤后出现“翡红”现象,只有含铬量的翡翠才会出现这一现象。而且,由于铬元素在翡翠形成过程中形成的晶格位置不同,所以不是所有含有铬元素的晶体都处于同一平面。“翡红”会在整个晶体上呈现出由中心向两边逐渐加深的趋势,具有明显界线,这一点与烤蓝非常相似。 所以,通过高温烘烤来增加珠宝的颜色,对于紫色的翡翠来说是个不可逆的过程。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把原本的紫色烤成“翡红”,反而毁了宝贝。 下面来看看那些经过处理的“翡红”效果吧!
右图翡翠手镯经过高温高压处理后变得“红彤彤”的,看起来十分喜庆。不过,这样的做法是有风险的,操作不好就可能毁了一张好牌。 有些商家在宣传自己售卖的“红翡”时会刻意忽略“翡红”这个概念,转而引入另一个概念——“烧红”。
“烧红”这个词听起来好像没有“烘培”那么专业,但实际上这是一个比“烘培”更准确的词。它是指将翡翠放在高温环境下均匀加热,使其中铬元素以氧化铬形态存在,从而产生红色的改变。这个过程与前面提到的“翡红”现象产生的原理相同,只是时间间隔和加热温度的差异造成影响的深浅程度不同而已。 但是,需要提醒的是,用“烧红”的方法来染色翡翠,其本质是外部着色,染色剂是通过表面扩散作用到达内部,因而有浓度渐变现象。这也是区分天然翡翠与染色翡翠的一个方法。如下图左边未烧过的翡翠,其紫色是从中间向两边逐渐减淡的;而右边烧过的翡翠,则是从头到尾颜色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