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如何烧红的?

梅紫寒梅紫寒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百度知道上看过很多类似的问题了,应该是高温高压加热使其发生相态变化导致颜色加深,具体原理可以查看之前的相关问题。 这里要提到的一个概念叫做“翡红” (jewelery pink),是GIA(美国宝石学院)在研究翡翠加热后颜色变化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术语。其定义是“在光照条件下,从正中央向两侧缓缓变换的粉橙色到淡红色色调的渐变,且具有明显的界线。” 这一定义中提到了两个重要的概念:

1. 色调是粉橙色的;

2. 边界是渐变的。 这一定义还涉及到三个重要因素:光、时间和温度。其中,光的类型会影响色相,而时间的推移会改变饱和度,温度则决定颜色的明度。 “翡红”是一种温度敏感型的颜色变化现象,当达到一定的温度时,翡翠中的铬元素以氧化铬形态存在时就出现了“翡红”现象。只要保持一定的加热时间,就能使全部或大部分晶体出现“翡红”现象。 但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紫色翡翠在经过烘烤后出现“翡红”现象,只有含铬量的翡翠才会出现这一现象。而且,由于铬元素在翡翠形成过程中形成的晶格位置不同,所以不是所有含有铬元素的晶体都处于同一平面。“翡红”会在整个晶体上呈现出由中心向两边逐渐加深的趋势,具有明显界线,这一点与烤蓝非常相似。 所以,通过高温烘烤来增加珠宝的颜色,对于紫色的翡翠来说是个不可逆的过程。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把原本的紫色烤成“翡红”,反而毁了宝贝。 下面来看看那些经过处理的“翡红”效果吧!

右图翡翠手镯经过高温高压处理后变得“红彤彤”的,看起来十分喜庆。不过,这样的做法是有风险的,操作不好就可能毁了一张好牌。 有些商家在宣传自己售卖的“红翡”时会刻意忽略“翡红”这个概念,转而引入另一个概念——“烧红”。

“烧红”这个词听起来好像没有“烘培”那么专业,但实际上这是一个比“烘培”更准确的词。它是指将翡翠放在高温环境下均匀加热,使其中铬元素以氧化铬形态存在,从而产生红色的改变。这个过程与前面提到的“翡红”现象产生的原理相同,只是时间间隔和加热温度的差异造成影响的深浅程度不同而已。 但是,需要提醒的是,用“烧红”的方法来染色翡翠,其本质是外部着色,染色剂是通过表面扩散作用到达内部,因而有浓度渐变现象。这也是区分天然翡翠与染色翡翠的一个方法。如下图左边未烧过的翡翠,其紫色是从中间向两边逐渐减淡的;而右边烧过的翡翠,则是从头到尾颜色一致。

郗芙碧郗芙碧优质答主

一般来讲,多数的冰底玉,色调均匀,呈鲜亮的绿色,有玻璃光泽,透明度很高,呈半透明一透明状,内部干净,无杂质及瑕疵。有冰裂纹出现,行家称之为水底起冰。另外一种为油底玉,其绿和冰底玉基本相似。

鉴别翡翠有“四看”之说。一、看颜色;好货一般颜色较深,呈纯正绿色,无其他色混杂其间,分布较均匀,呈纤维状,颜色有透明感;假货颜色偏浅,呈暗绿色,颜色分布无条带,无透明感且不均匀,有些呈点状、片块状分布。二、看透明度。真品除“芙蓉玉”、“干青玉”外,透明度较高,特别是冰片地的翠。假货透明度较暗,呈雾雾状或胶状,“芙蓉玉”更显得干燥。三、看内部“苍蝇翅”及“桔皮效应”现象。“苍蝇翅”为翡翠内部解理片呈透光时的现象,真品可见,“桔皮效应”为真品翡翠表皮下的反光现象,在不同侧面和斜面可见凹凸不平而具大小深浅不等的“麻点”状。假货以上两效应均无而代之以起胶。四、掂重量。真货上手有沉重感,较同体积的其它玉种类的有相对沉重感。假货上手一般有轻飘感,特别是表面看上去厚实的也有此感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