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与钻石哪个贵?
这个问题有漏,应该改成“新坑种豆种翡翠还是老坑种冰种翡翠价格更高” 先放结论,同品质情况下,老坑种冰种翡翠>新坑种豆种翡翠=老坑种糯种翡翠>老坑种细糯种翡翠 为什么呢?因为影响翡翠价值最重要的点在于透明度(光线是否可以穿透),而影响透明度最大的因素是结晶体颗粒的大小。
我们都知道组成翡翠的主要矿物为硬玉(NaAlSi2O6),而由于不同产地开采出来的矿石常含有不同的致色杂质离子,从而形成不同颜色的翡翠,其中,以含铬为主的叫做翠,含锰为主的叫做紫罗兰。 这些硬玉晶体的形状近似正方体,我们称之为柱状或者粒状结构。这种柱状或者粒状结构组成的玉石,如果内部晶体排列紧密、纹理清晰且通透率良好,就是老坑种;反之则是新坑种。 我们可以把天然翡翠切割打磨制成镶嵌首饰品,也可以把它做成雕刻件。但不管怎么处理,它都是由成千上万乃至几十万上百万的硬玉微粒集合而成。
当它作为首饰品时,光线可以穿透至一定厚度,我们就能观察到下方微粒的光泽,而这种光泽是由无数细微的亮黄色光晕构成的。这种透度就是我们所说的“起莹”和“起胶”,而这两个形容词也是描述珠宝玉石时常用的词。 “起莹”和“起胶”其实是一种光学现象,是由于光源经折射后,从宝石表面反射进入人眼所产生的视觉印象。所以两者都是客观存在的,只是“起莹”更为明显一点而已。 而“起莹”和“起胶”的前提必须是透明度高。因为只有透明度好的石头才可能有“起莹”和“起胶”的现象。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老坑种翡翠>新坑种翡翠 这仅仅是从光学角度分析,接下来我们再从经济的角度进行分析。 很多人都知道同样材质的首饰,品牌越知名,价格就越昂贵,毕竟有人愿意付较高的溢价购买品牌商品。然而对于玉石这样的非标品来说情况却恰恰相反——知名度越高的商场卖的价格反而越低! 因为知名度高的商场具有更高的运营成本,为了保持品牌的竞争力,他们不得不降低商品的售价或增加额外的利润来吸引消费者。而相反小柜台或者网络销售则可能赚取更多的利润。所以同样的东西,你在大商场买可能是亏的,在小柜台买反而是赚的。
因此我们可以再得出一个结论: 新坑种翡翠≈老坑种糯种翡翠>老坑种花料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同样是糯种,但是糯种也有区分,如果是细糯种的话,价格甚至比老坑种的还要高一些,毕竟结构更细腻,肉眼看起来也更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