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能用液体石蜡吗?
可以的,但没有必要! 翡翠在商业上被划分为硬玉(Jadeite)或缅玉(Myanmar jade),主要化学成分为钙镁硅酸盐(CaMg[SiO4]2)。它具有晶体光泽,常呈致密块状,少数珠砾状,有时可见到裂隙。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半透明至不透明。单折光,无多色性。硬度6.5-7,密度3.30-3.36 g/cm^3,抛光后体积较小(和钻石不同,钻石越大越值钱哦~),这是和缅甸玉(也叫油青种)的主要区别之一。
由于翡翠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因此内部结晶很完美,颗粒细小且均匀,所以翡翠的折射率很高(1.66-1.68),而且具有多色性,从翠绿色到棕黄色变化不一。而处理过的B+C货翡翠,因为填充物通常为染色剂或者环氧树脂,没有结晶,所以折射率低(1.45左右),没有多色性,颜色单一均一。
A货天然翡翠的特征可以用“浓、阳、俏、正、和”五个字概括,这同时也是评判其价值的重要标准。 当然,除了以上特征外,真正的天然A货翡翠还会有一定的瑕疵,如杂质、裂缝等。这些都在合理范围内,并不影响价值。但经过人工优化处理的B货、C货翡翠会存在明显的瑕疵。例如,注胶的B货翡翠因为胶的存在会有明显泛白的现象;而染色C货则色彩艳丽,有层次感,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甚至可以发现染色剂集中在裂纹处。
目前市场上的假翡翠主要有两种形式,即B货和C货。前者将劣质翡翠通过强酸浸泡洗去杂质,改变色泽,再注入无色或是浅色的树脂,使其晶莹剔透;后者是通过染色等方法让翡翠呈现更为艳丽的色彩。无论是B货还是C货,都是经人工处理的假冒伪劣产品,国家明文规定,任何人工加工的翡翠都必须标注“处理”字样。而天然的A货翡翠无需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