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为什么没有雾层?
谢邀! 这个问题问得真是时候,昨天正好和一位朋友讨论了这个问题,他也是一个喜欢研究翡翠的行家(有证书,放心吧)。 咱们先看看有雾的翡翠图片,便于对比: 图中翡翠有明显的雾层: 其次再来看无雾的冰种、玻璃种的翡翠图片: 无雾的冰种、玻璃种一般都比较干净,通透,光线可以很顺畅的穿透进去。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朋友都会认为我接下来会讲“因为玻璃种和冰种是纯净度很高的翡翠品种,所以不会存在雾”,其实未必是这样。
首先来明确一点认识:无论是什么种类的玉石(翡翠、和田玉等),只要是有颜色的,在一定的程度上都可以理解为是“色带”。比如下面这种淡色的玉带: 这个概念的理解很重要,因为这是下文解释的前提条件——只有当一块玉石上同时具备“颜色”与“结构”的时候,才能进行比较。否则话,无论说什么理由都是徒劳的。
基于上述前提条件,我们再来看看是否存在“雾”的问题: 有色带的结构,必然会有颜色和结构的过渡变化,而这种渐变的过程也就是大家所知道的“雾”。只要是存在颜色和结构的变化,就会有雾的存在。 也就是说,只要有雾层,就一定可以有颜色和结构上的过渡;反之,如果没有雾层,就必定不存在颜色和结构的过渡。这是一个必然结论。
回到题目上来,冰种和玻璃种的翡翠由于自身纯净度高,不具备“有色带”这一前提条件,所以不可能存在“雾”。但这是否意味着“没有雾层的翡翠”就不是好翡翠呢?这也不见得。毕竟衡量翡翠好坏的标准有很多,是否具有雾层根本不是评判翡翠优劣的必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