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为什么没有雾层?

房锡可房锡可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邀! 这个问题问得真是时候,昨天正好和一位朋友讨论了这个问题,他也是一个喜欢研究翡翠的行家(有证书,放心吧)。 咱们先看看有雾的翡翠图片,便于对比: 图中翡翠有明显的雾层: 其次再来看无雾的冰种、玻璃种的翡翠图片: 无雾的冰种、玻璃种一般都比较干净,通透,光线可以很顺畅的穿透进去。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朋友都会认为我接下来会讲“因为玻璃种和冰种是纯净度很高的翡翠品种,所以不会存在雾”,其实未必是这样。

首先来明确一点认识:无论是什么种类的玉石(翡翠、和田玉等),只要是有颜色的,在一定的程度上都可以理解为是“色带”。比如下面这种淡色的玉带: 这个概念的理解很重要,因为这是下文解释的前提条件——只有当一块玉石上同时具备“颜色”与“结构”的时候,才能进行比较。否则话,无论说什么理由都是徒劳的。

基于上述前提条件,我们再来看看是否存在“雾”的问题: 有色带的结构,必然会有颜色和结构的过渡变化,而这种渐变的过程也就是大家所知道的“雾”。只要是存在颜色和结构的变化,就会有雾的存在。 也就是说,只要有雾层,就一定可以有颜色和结构上的过渡;反之,如果没有雾层,就必定不存在颜色和结构的过渡。这是一个必然结论。

回到题目上来,冰种和玻璃种的翡翠由于自身纯净度高,不具备“有色带”这一前提条件,所以不可能存在“雾”。但这是否意味着“没有雾层的翡翠”就不是好翡翠呢?这也不见得。毕竟衡量翡翠好坏的标准有很多,是否具有雾层根本不是评判翡翠优劣的必要因素。

诸撄宁诸撄宁优质答主

雾是由于次生作用后残留的或者原生岩浆中含有的以li+、k+、al3+等成分为主的水溶液,沿裂纹、晶界等渗入碧玉岩中,与辉石发生交代作用,把辉石中的na+、ca2+、mg2+等成分置换出来,并保留了一部分原矿物而形成的。雾的成分主要有云钠长石,角闪石,绿帘石,钠铬辉石以及一些磁铁矿、黄铁矿等。如果碧玉岩的原生结构为鳞片变晶结构,则由于次生作用不充分,保留了较多的原矿物,仅使辉石发暗或呈浅绿色时,肉眼看不到雾,此时的雾层称为“暗雾”或者“干雾”。

在原生矿和山流水料中,有些A货翡翠肉眼看不到雾的存在,这是由于其主要受风化作用的影响,即由于翡翠在原生矿床中处于地下深处,水溶液不容易进入,在相对封闭的环境条件下,主要以受温度和部分酸性介质影响而发生热液蚀变作用和氧化作用为主,使得翡翠的结构发生变化,但难以形成雾层,如带褐色,暗绿色的高翠、硬翠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