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翡翠要先看什么?
在选购翡翠时,首先应该了解的就是翡翠的质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翡翠的“种”,在珠宝行业里一般把翡翠的“种”分为以下六个档次: 玻璃种 冰种 糯种 豆种 油青种 和 干青种 其中,玻璃种最好,其次是冰种,再次是糯种,接下来是豆种、油青种和干青种;除此外还有一些变种,例如水沫玉(水滴钻),其质地细润,外观上有油脂样的光泽,但是价值却比较低,常被误认为是翡翠。
除了种之外,颜色也是选购翡翠的重要指标之一,因为天然形成的翡翠,它的颜色是不均匀分布在翡翠内部的,而且越靠近边缘区域,其颜色也会更加深一些。 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是绿色翡翠,因而在此多讲绿色翡翠,其他颜色的翡翠在此就不赘述了。
判断一件翡翠的颜色是否正宗、浓郁,主要仔细观察一下,看看颜色是否鲜艳明亮且分布均匀,同时也可以将翡翠放在自然光下观察,如果颜色纯正且饱和度较高的话,则看上去十分艳丽夺目;而如果颜色偏暗或者发灰的话,则说明其颜色不够纯正。 当然,也可以通过手电筒照射的方式来判断,用手电筒照射的时候,若发现光线可以透过翡翠,并且显示一定的层次感,这说明该件翡翠的颜色是正色,质量也比较好,反之则是差的颜色。
总之,大家在选购翡翠的时候,一定要多看多听,不要急于下单购买哦!
古松优质答主看颜色。一块翡翠好不好,最大的评判标准就是颜色,颜色是构成翡翠价值的最主要的元素,翡翠的颜色必须满足“正、阳、浓、匀、艳、活、巧”七个字。
正:指颜色的色相纯正,不带杂色。像绿色要绿得纯正,不要偏青、偏黄;紫色不要偏红、偏蓝等等。
阳:指颜色的阳气,即颜色的饱和程度,也就是色彩的“明度”。翡翠的颜色“阳”,就是指翡翠的颜色明亮鲜艳,有一种鲜活的感觉。
浓:指颜色的浓度或饱和度,但浓度也不能太高,超过70%就会影响透明度。浓度不够,则颜色浅淡发白,价值也要打折扣。
匀:指颜色的均匀度。“色散乱”不集中,或“色淡”,或“色浮”,价值都不高。
艳:指颜色的艳丽程度。
活:有亮光,有灵气,即我们常讲的“水头”好。
巧:指颜色与雕刻造型、图案的结合,相得益彰。
其次,观外貌。从表面价值来看,一件好的翡翠饰品在颜色、质地、造型轮廓、加工工艺方面均达到优美、和谐、协调的标准,即“形美”。翡翠的颜色要达到“正、阳、浓、匀、艳、活、巧”七个字的要求;质地细腻、透明,水头足,无裂绺、石纹等缺陷;造型轮廓清晰、鲜明,线条流畅,比例协调,给人以清新、健康、流畅之感;同时还要有好的艺术性和完美的加工工艺。
再次,看种水。什么是翡翠的“种水”呢?简单地说,“种”就是指玉的结晶颗粒的大小,结晶颗粒越细腻,晶体越大,结构越紧密,“种”越好,质量也就越好。晶体有粗、细、大、小之分,通常好的结晶称为“老”、“老坑”、“硬”,差的称为“嫩”、“新坑”、“水”。“水”指透明度和结晶颗粒间胶质的多少,透明度越高,“水”越好,“水头”越足,质量也就越好。其一般规律是“老种”、“硬”玉含胶质较少,透明度高,“水”较好,“新坑”、“嫩”玉含胶质较多,透明度低,“水”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