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磁是什么意思?
“磁”这个字在古书上是读作“磁”的,《康熙字典》中“磁”字的注解里引用了《尔雅·释器》中的话 :“玉谓之石,斯石之谓磁。”“磁”在古代是指带有黑色斑点的玉石。现在一般认为“磁”字读作zhi,是瓷器的意思。 其实这个字最初指的就是“玉器上的斑点”,读音就是“磁(ci)”。后来才指“像玉的石头”或者“瓷器的总称”。 为什么要讲这个词的古音呢? 因为一个词古音跟今音不一样的情况有很多,而很多跟发音有关的词汇演变规律都是类似的。比如 “差”字,古今发音差别很大,但是“差池”、“差可”、“差强人意”这些用法都是保持古音的;再比如“落”字,古今发音也不一样,而“落叶归根”、“落花流水”等,都是保留古音的用法…… 所以如果了解一些词的古今异同,有时候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理解这些词语的用法。
再来讲回到“磁”字,为什么说是“古人把黑色的斑点认为是‘美’的标志”呢?因为古人认为玉之所以美是因为“色如漆”,也就是说颜色黑的像油漆一样。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好玉的颜色应该是细腻、温润、通透的,而不是漆黑一团。 但是古人不了解这点,见到黑色就觉得很美,因此“磁”字最早的解释就是“黑如玉”,可见“黑如漆”的“黑”其实是“磁”(这里念cī)。 到了宋朝,“黑如玉”的解释变成了“青黑如墨”。这种以意为之的解释方法往往会导致后人的误解。
市场上的假翡翠以染色玉为主,染色玉里面又有以石为原料的假翡翠,以翡翠碎料或次料为原料的处理翡翠。市场上通常以假乱真的主要是以石英岩染色的A货翡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B+C货或者C货。这种假翡翠往往经过了先酸洗注胶,后再真空注色的两道工序。
由于石英岩硬度高,而染色翡翠的市场价值往往又高于翡翠碎料制成的B货翡翠,所以奸商在利润的驱使下,常把染色翡翠冒充A货翡翠卖给消费者,蒙骗没有经验的消费者,骗取他们的钱财。
染色翡翠有红、绿两种颜色,而且两种颜色还常常同时出现。由于它是以石英岩为原料,而石英岩属于酸性极强的玉石品种,颜色不能进入到内部去(进入内部的颜色一般比较均匀),只能在裂隙间或表面,因此,其颜色不但不均匀,而且非常浮于表面。
绿玉颜色不翠,红玉的颜色暗红。又因为石英岩硬度高,因此颜色不能进去,而在玉器表面上形成一层颜色的薄膜,这层颜色薄膜是鉴定染色玉的重要依据。另外,石英岩晶体结构细小,用强光也难以穿透,因此,光线在传播过程中发生明显的反射和折射现象,肉眼看上去有一层云雾感和玻璃感,而且在表面有一层光圈,看上去像水汪汪的。
石英岩多呈半透明至不透明状态,因为颜色非常浮于表面,所以雕刻工艺往往非常简单,一般只做手镯和小挂件。由于颜色附着力较差,加上石英岩硬度高,用工具在上面刻划常可见到成片的脱落和剥落,因此,市场上常把染色翡翠称为“翡翠磁”,也就是用有颜色的磁粉浸泡石英岩制成的“翡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