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种和豆种翡翠区别?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之前已经回答过了,不过看到有同学问,所以就再做一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先说结论: 在颜色上,糯种更接近于正色,而豆种则更多呈淡绿色;在光泽感上,两者都属半透明状态,不过豆种的透光性会更强一些;而在结构上,因豆种多为粗粒结构,所以肉眼直观感觉会更加明显…… 其实要分辨糯种与豆种的本质差别并不是难事,大家只需牢记一个核心原则——“越透越是糯种,越不透越是豆种”即可。 当然,为了便于大家理解和辨认,我还特意制作了一张对比图,大家可以仔细观看哦~ 从图中可以大致了解到,糯种和豆种最大的区别在于透明度上的不同,其次才是光泽、纹理等方面的差异。 而之所以会出现如此明显的不同,原因在于两者的“结构”差异——不管是糯种还是豆种,它们的结构都可大致分为“内部结构”和“表面结构”两部分。其中,前者主要指的是矿物颗粒间的结合方式,后者则是指晶体表面特征(凸凹度)。
以硬玉为例,它的形成过程一般需要经历“岩浆结晶—原生晶体—次生聚矿”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结构都有些微的差异。首先,晶体的形态会发生改变,由柱状变成纤维状或短柱状,其次,晶体内部分子排列也会重新组合,最后形成粒状结构或者纤维交织结构…… 可以看到,随着结晶过程的不断进行,硬玉的分子排列会越来越紧密,同时肉眼难以观察到的微观瑕疵(即“结构纹”)也会不断出现。而这,正是影响硬玉通透性以及耐久性的关键因素。
虽然糯种和豆种的结构都是纤维交织结构,但仔细观察的话,还是可以观察到细微差别的。比如上图右边的豆种,其结构的粗糙程度就要远远超过左边的糯种了。 而这种结构上的差异最终将会体现在光学效果上,也就是大家在佩戴过程中会感知到的通透性差异。
另外,除了结构之外,豆种和糯种在色泽上也是有差别的,只不过差异并不明显,不仔细观察的话甚至很难看出。 以底色为例,一般情况下,豆种多为浅的绿色或者绿色的底,而糯种则是介于多种颜色之间的“杂色”,换句话说就是颜色不那么“纯粹”。 当然,这只是普遍情况下的区别,也有例外,比如有些糯种可能会有绿色色调,而有些豆种也可能带有紫色或者黄色的调子……所以,颜色并非判断豆种及糯种的唯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