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缅甸翡翠好不好?
这个题目太大了,我尽力把知道的都告诉你! 先说是不是A货,再谈色、水头、结构……等等 关于A货 B货 C货: A货是指天然未经过任何人工化学处理的翡翠。也就是天然的。你拿到手上细细端详,有纹有理,结构自然。B货是酸洗注胶的翡翠(这里说的很笼统,具体步骤很多)。这种翡翠表面会留有酸味的痕迹,有的明显,有的是沿裂隙进注的,所以会有裂隙感(跟石纹一样,但是感觉不一样)。这种翡翠通常水头较好,但不可过分追求水头,因为酸洗会损失它的内部结构。C货是染色的翡翠。这种翡翠乍一眼看去,会很漂亮很喜人,但往往久看不艳,并且随着温湿度的变化而变化;结构上也会因为浸色而变得比较模糊。
现在来说一般买到的都是A货,不过也有例外。在云南和玉器街能买到B货或者C货。具体辨别方法可以百度。在这里我给出我购买的经验:不买所谓的“玻璃种”,价格太奇怪的不要。尽量去大一点的店买,小摊小贩往往容易买假。 说了那么多,到底什么才算好? 我觉得好是这样的:干净无瑕,颜色均匀(有浓淡之分,但是不能一深一浅,比如一块料子一半深一半浅那就不行),水头好(不要过亮也不要干巴巴的),结构匀细,如果能有淡淡的色泽扩散那是最好不过了。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看法,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在传统赌石术语中,翠性的研究,被分为苍蝇翅和藓点。两者的区别为,形貌上,前者呈片状,后者呈点状;成因上,前者为硬玉矿物解理片或裂片,后者为次生晕,即次生矿床中,从外表到内部的次生绿带。缅甸翡翠中,大多数颜色与硬玉矿物无关,而是外来物质,例如铬铁矿、褐铁矿、角闪石等,是通过结晶或后期渗透进入到硬玉矿物间隙中,或者以包体的形式存在。由于硬玉矿物解理发育,极易发生破碎,因此在缅甸翡翠中,绝大多数硬玉矿物已呈细小的解理片或裂片,形成了片片重叠的结构。如果构成翡翠的硬玉矿物解理片或裂片,颜色鲜亮,形貌清晰,则为优质翡翠,术语称之为起翠或起胶。若解理片或裂片呈暗绿色,则为暗翠,其价值较低。
“苍蝇翅”是对形貌的一种形容,并没有严格的判别界限,因此,在实际中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藓点”有其成岩成矿阶段的实际意义,但与“苍蝇翅”一样,其本身也没有严格的判别界限。翡翠“翠性”这种特征,是由于硬玉矿物解理片或裂片构成特定的片、裂结构,内部颜色的差异,以及特定的光学性质等诸多因素综合而成,是其特有而固有的特征,在肉眼和低倍放大镜下便可观察到。因此,可以通过观察肉眼可见的暗绿色片状或点状物的有无以及量的多寡等判断其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