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癣影响硬度吗?

毛人凤毛人凤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癣”。 所谓“癣”就是翡翠表皮或内部出现的绿色斑块,其形态千差万别。有淡绿色、深绿色,也有白色或褐色的;有大块状的,也有细点状的。在大型原石或成品中较为明显,在小型的翡翠零件上就不易观察到了。

我们日常所说的“癣”,其实是由铁元素和铬元素在翡翠的生长过程中形成的。因为两种元素都是致色元素,当它们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共同发挥作用使翡翠呈现绿色。不过由于铁元素的颜色不深,所以一般情况下只有靠近翡翠表面的一层才会呈现出淡绿色调,而里面的大部分仍旧是透明或者白底。 如果把表面这一层剥离掉的话,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相对干净的原始色彩(白色或者淡黄色),这就是常说的“脱锈作用”。通过脱锈后得到的白色或者淡黄色部分叫做“白地”。 了解了什么是“癣”之后,我们再来看看“癣”的影响。 因为“癣”的成分主要是铬和铁,而我们经常提到的“翠”主要就是指铬,因此可以这么说:只要是含有铬和铁的物质在翡翠中都称为“癣”。 那这些“癣”会影响翡翠的质量吗? 其实这些“癣”是否会对质量造成影响,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癣”的位置刚好位于翡翠原石或成品的表面的话,那肯定会导致颜色变浅,影响颜色的浓艳程度。这种情况下,“癣”对于翡翠的价值肯定是会有些影响的。 但是,如果“癣”位于翡翠的原石或成品内部的话,那就不会对颜色造成影响了。例如有些玉石商人为了促销自己的货物,经常会将带有“癣”的原石拍成照片放在网上供顾客参考。因为他们非常明白,只要有“癣”存在,颜色就一定会变浅,商品的卖相一定会大打折扣。所以,从他们的角度来讲,这样拍照显然是有利于销售的。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对“癣”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接下来就简单说一下怎样判断一块翡翠是否有“癣”吧! 一般来说,我们只需要借助强光手电筒(或手机电筒)就能分辨出翡翠原石的“癣”与“翠”。这是因为在强光照射的情况下,翡翠的原石或者成品表面会出现明显的“透光”现象,而“透”的部分就是我们常说的“翠”了,当然没有“翠”的一面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癣”。 除了用手电筒之外,我们还可以借助放大镜来仔细观察。只要注意不要过于接近,以避免光线太强伤害眼睛就好。

郏璇玑郏璇玑优质答主

一般说来,翠性(或粗或细)是翡翠的主要特征,“翠性”和“癣”是有区别的。翠性也称解理,一般呈片状或柱状反光,常见于玻璃光泽的翡翠中。而“癣”是微粒不均匀时,在局部区域中富集,这种单富集的微粒一般没有翠性特征,常呈乳白色。

翡翠的“癣”(即透光性差的白色部分),主要是由于翡翠矿物的结晶粒度小,内部对光发生漫反射所致。这种白色的“癣”部分和周围部分硬度大致没有区别。如果翡翠中透光性差的白色部分是由于硬玉微晶中浸染有暗色矿物或其它暗色杂质、纤维状或粒状,硬度可能会有所降低,但差异不大,对佩件的加工影响不大。对戒面、手镯加工时,如果“癣”的面积过大,则应避开这种部位而选择净度较好的部位作为端口。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