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夹绿翡翠值钱吗?

乌欢娅乌欢娅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放结论,这个属于入门级翠友经常会入的误区,即“色差一尺价差十倍”,其实合理的价格应该这样计算——“色差一分,价差千倍” 。 “色差一尺价差十倍 ”这种说法在行内其实已经不算秘密了,因为这句话很容易让新手小伙伴误以为,如果买一只黄加绿的翡翠手镯,以色论价,只要颜色变淡一点,价格就跌去十分之九。 但事实真的如此恐怖吗?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大家就明白了:如果一块原料是满色的,我们给它去皮取料,做出一只无边框的正装镯(不绕一圈),色块面积最大处能达到7毫米左右,最小的色带可能只占了1毫米,那么,按照“色差一尺价差十倍”来计算的话,因为10厘米=1尺,只有最宽处的7毫米的色块,就能抵得上别人的一整圈色了,岂不是亏死了?!

然而现实并没有这么夸张,比如这块原料是春带的绿,经过精工细作,我们最终做出来的手镯是这样的—— 虽然绿色部分被分成了若干小块,但整圈的手镯都染上了绿意,就算是最窄的色带,面积也至少有一毫米以上了,这样的手镯,哪怕是新手小白买了,也不会算错账。 所以,以这样的成品来看,“色差一尺价差十倍”显然是不合理的。那正确计算方法应该是怎样的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影响翡翠价格的因素除了颜色之外,还包括了种水、瑕疵、工料比等等,而其中种水是排在首位的因素(也就是水头长短对价值的影响): 老坑种玻璃种 5% 冰种半透明 30% 糯化种半透明 60% 豆种微透明 85% 而颜色对于整体价格的影响,在不同的品种之间差距非常大。就拿正装手镯来说吧,假如我们把各种不同颜色的翡翠做一个从低往高的排序,第一个人为因素占比20%,第二人为因素占比60%,第三人为因素40%,第四人为因素20%。

也就是说,同一块原材料,可能因为色彩的不同,最后做出来的成品,价格相差近十倍之多,而如果是不同块头的原材料,因为人力等成本的因素加成,最后做出的成品质地差不多的时候,体积大的那个价格反而会更便宜一些。所以,在谈论黄青翡或者蓝墨绿翡翠时,我们往往会说:“这一块的材质比较一般,颜色有亮点,工不错,所以价格能卖的起来”或者是“虽然颜色有差别,不过质地优良,做出来效果都差不多,因此价格相差不多”。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