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紫罗兰色好么?
紫色在宝石中是非常独特的颜色,只有蓝宝石和尖晶石能与其相比。 早在古丝绸之路开通之时,中国人就得到了紫色的宝石——紫水晶。《新唐书》中有记载“大理国献紫晶枕”,可见当时已经有人将紫晶作为礼物带到中原。但那时的紫晶主要来源于今天非洲的喀麦隆,质量并不佳。直到18世纪后期,巴西的紫晶才逐渐成为主要的供应地。直到现在,巴西依然是最大的紫晶原产地之一。 除了紫晶外,现在人们熟知的紫色宝石还有紫蓝宝石、紫黄晶等。它们都是紫色矿物的结晶体,成分不同,但都由于含有铬元素而呈现美丽的紫色。其中,紫蓝宝石中最著名的要数缅甸抹谷产的玫瑰红蓝宝石;而紫黄晶中有美国产的虎眼紫黄晶,以及马达加斯加的紫色猫眼石等等。 和上述宝石一样,紫罗兰翡翠也是染色剂染色的产物。只不过它选用的是绿色翡翠,而非绿色的玉石原料。
因为绿色是含铬金属离子的色调,如果加入氧化铁则呈现黄色调,而加入氢氟酸时则会呈现出鲜艳夺目的橙色。要想让绿色的玉石显示紫色的色泽,需要将以上三种物质同时混入玉器加工的过程之中。只是这样的做法会导致玉质的颜色不纯,留下淡淡的痕迹。目前市场上出售的优质的紫罗兰翡翠,大多产自于中国、俄罗斯、韩国等地。这些原料产地的共同特点是出产的翡翠原石多为绿色或无色,少数为淡蓝色,极少出现深色的翡翠。若是以深色翡翠切出的饰件,如戒指、吊坠等,其底色往往偏灰或者偏黑,非常影响整体的美观性。所以市面上优质的紫罗兰翡翠制品并不多,价格也不菲。 但倘若仔细端详,你就会发现它们的颜色并不是自然形成的紫色,而是带有明显的“染色剂”痕迹。比如,在光源的照射下,天然形成的紫色翡翠会呈现出均匀分布的浅紫色;而被人工染色的紫罗兰翡翠,则会在阳光下呈现出深浅不一的条带状纹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