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玉璧怎么鉴定真假?
清代仿古玉璧造型以薄壁者居多,凡清仿古玉璧,内、外缘皆圆润光滑,与元代仿古玉璧方楞的内、外缘有较大区别;清代仿商周春秋玉璧表面凹凸不平,内外沿平直,沟槽粗拙滞钝,不与器底垂直,底面呈漫圆状;清代仿汉玉璧沟槽与器底垂直,外沿平直。
从雕琢工艺上观察,清仿汉八角圆线纹玉璧的沟槽均为斜坡状,底面为弧面,毫无汉玉铁线沟渠之风韵。有的清代仿汉玉璧,汉八角圆线纹之圆线只有一二处打磨得稍凹深,其余部分呈较宽的阳纹凸线,有的部位甚至以单线表现,此种做法不符合汉代八角圆线纹的艺术风格。
有的清代仿汉玉璧,在制作时,首先将内、外缘磨制成型,再施以纹饰,这种作法与汉玉制作程序相悖。玉璧在古代象征“天圆”,人们将日月星辰的运行归之于天,由此,古人又给予玉璧种种的信仰和崇拜。玉璧在历朝都是重要的祭天礼器,是帝王、诸侯举行祭祀、朝聘、宴飨等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玉器,而仿古玉璧则是仿制古代不同形式与风格的玉璧。
清代仿古玉璧的纹饰除保留前代遗风外,又创新若干形式。主要纹饰有谷纹、蒲纹、窃曲纹、蚕纹、兽面纹等。清仿古玉璧按造型可分两类,一类是仿商周春秋式样,一类是仿战国、两汉式样,两类的工艺特点有所不同。
从用料上观察,清代仿古玉璧颜色以青白、白色为主,个别用黄玉、糖玉或青玉,以温润者为上,色泽干枯者较少。清代仿古玉璧一般采用老料,但玉质较差。
从抛光上观察,清仿古玉璧包浆以栗黄色、褐色和黑色为主。仿商周春秋玉璧磨制较粗糙;仿战国、两汉玉璧大都磨制精细,润泽光亮,个别为哑光、有贼光。清代仿古玉璧大多不琢制边台。
从制作工艺上观察,清仿古玉璧琢制图案线条生硬呆板,用斜刀和减地平雕技法,以粗宽的阳纹凸线来表现纹饰图案,图案之间用纤细的平行线加以区别。有的图案线条是用模子冲轧而成,细部刻画略显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