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石仔哪浓的?

邢程功邢程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问题问得……有些专业名词可能我没解释清楚,题主大概也不明白意思,我尽量白话一点解释吧。 首先,要搞清楚,决定一块玉石价值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这个问题其实很容易回答,最直接的因素是颜色和透明程度(或称“水头”)——这是由光线在玉质中的穿透情况决定的;而支撑颜色和水头的最基础的因素则是结构。

我们看到的所有天然玉石,都是由微晶质组成的集合体(也就是说组成玉石的矿物分子之间是有缝隙的),这种晶体之间的缝隙有大有小、排列顺序也有章有法,由此构成了不同的结构。其中,以粒状结构为主的被称为“晶质结构”,以纤维状结构为主的被称为“纤维状结构”——当然,实际上并没有这么绝对,有的晶粒大小会有很大差异性,且同一种类颜色的玉石也可能出现不同结构的,不过大体上是如此。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什么是“种”。在翡翠的行业标准里,将玉石的结构划分了十七种,其中与翡翠主要有关的,且具有可比性的包括:豆种、糯种、冰种和玻璃种。 我们常说的“种”,事实上就是指这些结构。当结构清晰,我们可以通过结构直观地判断出它属于什么“种”。比如,如果是一块冰种的翡翠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里面的晶体,如同冰块一般,结构很细致。而如果是一块玻璃种的翡翠珠子,则里面几乎看不到任何晶体,只有如玻璃般光滑的内壁。

但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结构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理解的“构造”含义不同。所谓的“种”是指结构在玉石中分布状态,它是可以改变而又难以分辨的。比如同一块原料上可能会有很多不同的结构,因为结构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行内有时会说“种会走”。这就是说,即使是一块质地很差的产品,如果经过雕刻师精心的设计,也有可能做出高种水的效果出来。反之,一块好料子如果不懂雕刻,也可能因布局不佳而毁掉。 所以,当我们评价一件玉器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它的形状、用料、工艺等多个方面的影响,而不能只盯在“种”这一个因素上。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