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和绿辉石哪个好?
从物理性质上而言,绿辉石属钙铁铝硅酸盐族矿物,晶体为叶片状、板状或短柱状,颜色呈浅至中度绿色,具有玻璃光泽,摩氏硬度5~6,密度3.20g/cm3左右;而翡翠属于钠铝硅酸盐矿物,其晶体多为柱粒状或纤维状集合体,少数呈粒状结构,颜色呈现多样化,有白色、灰色、浅-中黄色、淡紫色等;还有特殊颜色的翡翠,如黑翡(黑色珠光体) 、翠丝(绿辉石) 和紫罗兰(铬离子致色)等等,但以绿色为主。
从化学成分上分析,两者都属于含锂的铝盐硅酸盐矿物,主要区别在于含铬量不同导致的染色效应,因而使得颜色有所差异。 除了主要组成矿物外,两者的内部也可能存在填隙物(称为“次生矿物”) 的差异。对于绿辉石来说,常见的次生矿物有透辉石、橄榄石和金云母等;而对翡翠来说,通常有硬玉、斜闪石、角闪石、透闪石等。这些次生矿物的存在,可能会对绿辉石和翡翠的颜色、透明度、硬度、密度和质量产生一定影响。
目前,业内一般依据天然绿色宝石的标准来区分绿辉石和翡翠,即要求A货(未经过人工优化处理) 的绿辉石和翡翠的硬度大于等于7,折射率大于1.65,含有少量杂质元素。同时,由于翡翠的形成条件苛刻,所以在自然界条件下,多数为无色或者白色,只有极少数能呈现出绿色。若经检测发现样品为蓝色或者绿色,则基本可以判定其为染色的绿辉石而非天然翡翠。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现在科技发达,可以通过激光来清洗宝石中的铬离子,从而得到无色透明的宝石,但这仅针对于部分染料为铬离子的绿辉石或翡翠。而且,通过激光清洗后的宝石,表面会留下烧蚀痕迹,这也是鉴别是否经过处理的证据之一。 总之,要完全区分绿辉石与翡翠,还需要借助一些仪器,比如偏光显微镜、X射线粉末荧光仪和拉曼光谱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