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翡翠有油感?
先简单说一下,目前业内对于“油感”这一概念的界定并不统一 有的行业人员把任何含有油脂光泽的翡翠都称作“油感”;而有的则将其仅限于含有油脂光泽,且行内公认的品质极佳的少量A货翡翠,如玻璃种、冰种等 事实上,无论是哪种说法,所谓的“油感”都是指这些翡翠带有油性或油脂光泽的意思....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这就要从翡翠的结构说起——
在自然状态下,翡翠主要是由硬玉结晶颗粒组成,也就是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晶体(如图1) 这种构成方式使得翡翠表面光线产生漫反射,我们就能看到它淡淡的底色(白色基色部分),以及均匀分布的光泽(晶体闪光的部分) 而当翡翠被强酸浸泡腐蚀后,原来排列整齐的硬玉晶体就会被软化瓦解,进而形成一些不规则的纤维状、鳞片状的晶体交织结构(如图2) 这时候如果再用强碱进行清洗,则会让翡翠的表面变得更加粗糙,同时让原本透明或者淡色的底部变得更绿,光泽也会变得不强甚至发弱 然而,若用浓度小于0.5%的碳酸钠溶液清洗,就能使翡翠表面重新光滑起来,恢复部分光泽,并且还伴有油润的感觉 这是因为,翡翠中的矿物成分主要有硬玉(主要为辉石族中粒状结构)和绿辉石(一般为环状结构)两种 所以,当采用上述方法处理之后,部分翡翠就会重新呈现类似玻璃体的光泽,并且显得水润十足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这种由酸蚀带来的"油性",与翡翠在地质环境中所受到的浸染作用所形成的油质感,是有一定区别的!前者指的是一种后期加工造成的特殊质感,后者才是天然翡翠在形成过程中吸附了液体,从而产生的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