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器产地有哪些?
我是从事和田玉行业,对这个问题还是有一些了解。 中国的玉器起源很早,据考证可追朔到6000多年以前,玉器的产生和早期人类的装饰有关。从新石器时代出土的玉器来看,当时人们在制作玉器的时候主要是作为装饰品来使用的。由于玉器易于磨损,很难保留完整的造型,所以大部分玉器出土时候的造型都不是特别完整。根据造型的不同,当时人们将玉器分成不同的品类,然后分别进行摆放,这样就能通过不同器皿的形状大小来做为不同祭祀对象的神器。
随着社会的发展,玉器的制作水平也逐渐提高,到了夏商周时代已经能制作出比较复杂的玉器。这时候的制玉工艺已经脱离了原始状态,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玉器在当时的地位非常高,只有王室成员才有资格使用玉器,其他人使用了玉器的都属于僭越行为。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社会上出现了“礼坏乐崩”的局面,诸侯国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开始大量使用玉器。这一时期的玉器除了作为身份的象征外还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意义。很多玉器被做成了成语典故中出现的造型,比如“琴高乘鲤”“伯牙鼓琴”等等,这些玉器被赋予一定的故事性,使人在欣赏玉器的同时还能了解到相关的典故,增强了玉器的文化底蕴。
秦代统一了中原各地,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各诸侯国都被统一划归郡县管辖,社会秩序相对稳定。经济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商业变得活跃起来。玉器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除了用于祭祀、朝聘等官方活动以外,普通人也能自由地买卖玉器。
汉代延续了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社会秩序得到了很好的保障,经济的发展更是达到了一个巅峰。玉器的制作水平和样式在这一时期有了很大的提升,一些带有写实题材的玉器在这时出现,比如“马首纹佩”“虎纹牌饰”等等,这些实物见证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也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不断,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玉器的制造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这一时期的玉器仍然有很多经典作品,比如“牛气冲天”佩、“吉庆有余”佩等等,这些玉器虽然样式简洁,但是却寓意深厚,表达了人们祈望安宁幸福的美好心愿。
隋唐时代统一中原,经济的繁荣使得文化艺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玉器也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和创新,新的玉材不断的被发现,使得玉器的制作更加多样。很多带有民间艺术色彩的玉器出现在这个时代,比如“鱼戏莲叶间”“婴戏图”等等,这些玉器生动活泼,充满了童趣,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要求。
五代十国到北宋初期,社会的安定使经济重新走向繁荣,文化和艺术品位也处于一个很高的水准。宋人崇尚文雅之风,所以在玉器的选择上更侧重于优雅精致的小件玉器,那些体积较大,雕琢精美的玉雕饰品在这个时期非常流行。
元明清三代,玉材的产地越来越广泛,新疆和田玉不再一家独大,青海料、俄罗斯料以及阿富汗料都开始涌入中国市场。同时期,西方玉石走进了中国,缅甸翡翠进入到我们的视线。不过,这些外来玉料的进入并没有冲击和田玉在玉器中的主流地位,和田玉依然备受青睐。这时的玉器雕刻更为讲究,很多大件玉器都采用浮雕、透雕的手法,将图案细细分作若干部分,尽量充分利用每一个形状,使得每件玉器都能“巧夺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