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什么具有收藏价值?
目前在中国,最具有收藏价值的品类应该是古玩。 这里所说的“古”不是“古代”的意思,而是指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生活中积累的各种有用或无用的物品;“玩”也不是“玩耍”“玩物丧志”之意,而是一种文化现象和追求,一种生活态度,比如文玩的核桃、菩提子、玉石等等。 “古玩”的概念外延就要比“古董”宽泛得多了,只要不是新生产的(17世纪中叶以后),且具有一定历史文化内涵的,都可称之为古玩。
当然,这里也有个度的问题。比如一些现代工艺的作品,如果其制作水平极高,也可以达到古玩的境界。 我以书画为例来说明问题: 在我国唐代,由于纸墨笔砚等文书工具的制造技术已有较大提高,因此当时的书法家们就可以尽情地挥洒,创造出众多的优秀书法作品。这些作品流传至今,有的被保存在博物馆里,有的是私人藏品,但多数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古董级艺术品了。
宋代时期,文人意趣大增,书家的地位空前提高,因此无论是皇室贵族还是文人雅士,都喜欢留下自己的真迹。宋徽宗的《芙蓉锦鸡图》就是一幅典型的人物书画作品了。 元代时,纸墨笔砚等的制作技艺又有了一定提升,加之元代期文字狱相对宽松,所以文人可以尽情发挥,留下无数珍贵的书法珍品。比如吴昌硕的《行书七言诗》,不管是笔墨章法还是字体结构,都堪称经典之作。
到了近代,无论书画家本身的成就如何,只要是名家之作,一般都有一定的价值。而一些小有成就的书画家的一些精品,其价值甚至超越某些知名画家了! 至于当代书画名人的作品,那更是价值不菲了——不过,这里说的可都是真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