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毛国徽收藏价值吗?
1982年发行的国徽纪念币,发行量30万枚,直径2.5cm,材质铜镍合金,目前市值约65元/枚。作为我国法定货币,该枚币符合收藏标准,有一定保值功能。 但这枚币的争议在于其设计。当时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铸造工艺也相对落后,所以这副由赵仁年先生设计的国徽便显得比较“粗糙”了——五角星是圆星而非六角星;国徽上方的党徽也不是传统的圆形或镰刀锤子形状;长城与橄榄枝不是实心而是空心的;城墙和城门没有完全闭合而留下了一道门缝;飘带上的文字并不是正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字样等等。这些设计上的“瑕疵”引发了部分人的不满情绪,进而对该枚币的价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但任何一枚纪念币的价值都不可能单一地用其发行数量、规格、图案来评判。决定一枚纪念币价值的因素很多,包括年份、版式、流通痕迹、市场供求等等。一般来说,新币的价值会高于旧币,未流通的硬币又高于流通的硬币,全套的硬币又高于单枚的硬币。一些限量发行的硬币或者特定年份、特定品种的硬币可能会值千元甚至万元,但这样的例子在现在的贵金属纪念币中居多,而在普通纪念币中则相对较少(如长城纪念币)。 在通常情况下,普通纪念币的发行量都会比面额要大一些,比如这副国徽纪念币的发行量为30万枚,面值则是1元。如果按面值计算,这枚币的购买力应当相当于2007年的1元钱,但实际上人们不可能花一元钱买到这枚币。
一方面原因是人们的心理因素,认为一两毛钱的东西不值得买来玩玩;另一方面原因就是我国自产的稀有金属镍、钯等价格上升较快,导致制造成本增加。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由于发行量不大,这枚币并没有造成明显的通胀,反而让它的价值更加稳定。 目前这个版本的国徽已经不再使用,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国徽,而这种新版国徽尚处于过渡阶段,因此老的国徽还是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