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墙指什么意思?

艾栎楠艾栎楠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红墙,原指皇帝所居宫殿的外墙,后借指政府机构。 “红墙”一词最早出现于清嘉庆年间编撰的《京师坊巷记》中 。全书开篇对“红墙”有如下描述:“东、西二宫,即太和、中和、保和等殿,咸聚其中。自大明宫废,神京惟此极大。宫墙凡四重……第三重之墙,皆朱红漆,故曰红墙。” 这里所说的红墙就是今天的故宫的前身。

明清时期,北京的内外城有一条护城河和一道城墙,内城的九座城门都有瓮城,外城的七座城门没有设瓮城。明朝初年,北京内城的南门(正阳门)只供皇帝出行时御马而出,百姓通行只能走两侧的门。为了维修方便,在门洞上方修建了“门楼”,上覆红色琉璃瓦,因此被称为“红门楼”或“小红门楼”。 到了清朝,为了防止群众聚集,在城门外设置了吊桥,并在城门下埋地雷、置水炮,还经常在夜间放火烧城。于是人们把北京城的防御工事概括为“天罗地网”。

由于紫禁城位于内城东部的皇城内,所以此处红墙的“红”并不是由外城护城河上的夕阳映照而得,而是由内廷建筑本身使用的红色琉璃瓦所决定。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