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中国画走上国际?
个人认为,首先要提升的,是国画家自身的眼界和格局。为什么这么说呢? 拿我个人来说,我是先学了西方的画法,后来接触了中医才转而学习了中国画。我学绘画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因此我在一开始学画画的时候,便对中西画法都掌握得比较扎实。
后来在接触中药学以后,为了将中药材的画法与中药功用、药理学相联系,又专门学习了古文字(古文字学)。在此基础上,我又为了将绘画与中医学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学习了经络穴位(针灸学)及中医基础理论。
正因为我对中西方绘画都有一定的了解与实践的经验,所以在进行国画创作时,我便能够游刃有余地使用不同技法表现自己的创意。比如我的作品《韵》,便是采用中国传统的大写意花鸟技法创作的,而《承启》则是采用西方意象油画技法创作的。正是因为我兼具中西绘画的功底,才能创作出具有中西艺术特点的作品。
其次,要推动中国画的创新,需要有一个平台去展示作者的创作成果。目前这个平台,国内还没有充分地建立起来,因此很多优秀的创作者不得不远渡重洋到欧美举办展览,推销自己的作品。如果国内的平台不能很好地搭建起来,那么国外的机构和个人会不断介入并影响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其结果就是,国外有海量的受众和市场,而国内的艺术创作者却不得不去看国外的脸色,让国内艺术品市场继续扮演着“买办”的角色。这种局面对于我国的文化自决权是一种巨大的威胁!所以,要想彻底改变这一局面,就必须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艺术事业,给国人一个欣赏艺术的广阔平台,让我国从“文艺复兴”走向“文化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