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是一种抽象艺术吗?

濮阳欣依濮阳欣依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邀! 我的看法是,中国的书法是一个符号系统(也可以说是文字、语言的表现形式),而不是抽象的艺术。 “抽象”这个词在艺术里面是一个使用频率非常高的词,它的基本含义是指“舍弃事物具体的形象或细节而加以概括的能力。”所以我认为这个词语更适合于形容绘画和音乐等视觉和听觉感受特别强烈的艺术形式。

比如,我们形容一个画家,说他/她是个抽象派画家,指的就是他的画只有一些简单的几何形或者线条却没有真实的可识别的形象——这是抽象。 而如果评价一位书法家,说他/她是现代的抽象派书法家,就有点莫名其妙了,不知道说的是什么。因为汉字是有具体形象的——每个字都是一笔一划写出来的,不是抽象的。如果说一位书法家“不抽象”——那只能说明他写的字不够“简”“洁”“淡”,没有做到“少就是多”,没有把握住“有法而无法”的分寸——“多”一点就成了“繁”,离“简”就远了;“有法”是指书写要有法度,而“无法”是说不管笔法还是结构都不要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模式。

因此我觉得中国的书法虽然可以带给人一种抽象的感受(这种抽象的感受又因人的经历、性格、喜好而有所不同),但本身却并不是抽象的艺术。它是一类具有严格表现形式的符号系统。 就像我们谈论一位画家的时候说,他的作品色彩斑斓,抽象感十足。但我们不会去评论这位画家的书法“抽象感很强”一样。这是因为,对于绘画而言,抽象和具象是一对矛盾,两者不可得兼。你只能选择一个表达方式,而选择了其中一种,也就意味着放弃了另一种可能。然而中国书法却是可以把两者都兼顾到的。

当然,如果一位书家专注于某一种风格的创作,那也是可以的,这时我们就说他的风格是“抽象的”。比如当代著名书法家刘自椟先生,他的隶书可以说是字字皆“草”,笔画夸张变形,给人很强烈的抽象的感觉,但他的楷书却是工整细致,一点也不“抽象”。再比如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通篇看上去行云流水,洒脱自如,给人的感觉是非常“抽象”的,但如果认真观察,它的每一笔每一画又是相当严谨的——所谓“疏可走马,密不容针”。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