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佛头哪里收?

姚静姚静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现在有些玩明清家具的,对明式家具的审美、雕饰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和认识。但是,大家是否知道,我们现今普遍使用的“文房四宝”中的印石,其实也有一个非常漂亮的造型典范——它就是明代的官印。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目前发现的明代印章,无论是玉印还是石印,其造型无一例外都是方形的! 而且,这些印的刻法也很独到,并不像后来的印坊这样,将文字刻在四周(这种刻法是为了便于印文旋转);而是把文字雕刻在印面左右两侧,中间留下一道无字的窄边作为边框(有些方章的无字部分略厚于写字的部分,呈窄边模样)。

这样做的好处是,无论这块印是用来盖章还是盖信,都显得十分稳固,不易倾倒,而且美观大方且不失古朴气息。 这里需要介绍一个知识点,那就是我国古代的印章,其实分为两类,一类是官印,即用于国家机关或地方行政机构公务之用的;另一类叫做私印或是姓名印,是用于个人记号或者签名之用。

由于官印的使用对象具有官方性质,所以制作较为考究,用料也比较奢侈。据史载,明代一品官的官印用金约3000克,二品2500克,三品1900克,四品1400克,五品800克。 (明)朱瞻基御制《题宣宗庙碑》 另外,从明宪宗开始,皇帝还亲自参与制作官印的过程——由内府匠役取来须弥山青色玉石,用银锤敲碎,再用细斧凿打出印坯,接着涂漆包裹,入匣待刻。 等到需要使用的时候,则由工部取出刻字。明代的官印又有“尚书公府”和“府县分掌”之分,样式上略有不同。 至于那些私人制作的印信,虽然也有一圆形方的,但更多的却是随形而就,或方或圆,没有一定之规,用料上也远不如官印那样讲究。不过,不管怎么说,那个时候文人们有个属于自己的印信是一件很时髦的事情,文人印信也就因此而盛行起来。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