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画会有题字?
我理解的有两种,一种是作者自己给自己题字。比如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有“枯木怪石,画不得也”的自题。还有一种就是别人给画作题字。古代很多文人士大夫都喜欢玩这个,他们经常会在自己的文章后面题上自己的名号,或者自己创作诗词然后自己抄录,再或者请人作诗然后在画上题字,等等。这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人的一种自我修养——通过做学问和写文章来提升自己精神世界的层次和高度。画画也是一样的道理,你画画的时候总不能说“我在画这幅图画/我的名字叫XXX”吧!那样会显得好幼稚……所以你得题款——“所画为山水/花鸟人物,名为《高山雪景图》/《牡丹锦鸡图》/《钟馗捉鬼图》……” 另外,古人作画很讲究题跋。因为一幅好的书画作品不仅是用眼的视觉之赏,更是用心的心灵之悦。什么“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这些题跋文字往往能增色不少。
当然,现在人们作画已经越来越讲究了,题款也越来越精致了。因为人们不仅仅要看你的技术是怎么样的,还要注意到你的艺术境界、文化修为之高低。所以有人作画要追求“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外就要属题跋了。 以上只代表个人理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