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字数最多的书?
我大伯母,当年因为父亲和爷爷都在外地工作,妈妈独自一人带两个幼子不便,便把我送回江苏南通老家由祖父祖母抚养。我奶奶当时是地地道道的农家妇女,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她有本宝爱的不得了的书——《新华字典》。
我记忆里,每天放学回家后,奶奶都会坐在堂屋的凳子上,一边做着针线活一边看着那本《新华字典》。有时候看得入了神,甚至都忘记叫我吃饭。 我对字的认识也是从那时开始的。小时候我不爱吃菜,每次打饭总爱夹一筷子青菜放到碗里,然后故作优雅地端着碗到开水龙头下“洗”菜,其实就是看看字。奶奶看见后,总是笑盈盈地让我把字典拿来给她看那个字是怎么写的…… 后来上了小学,我学习语文的信心大增。不但认识了大多数的字,而且能写出漂亮的毛笔字。每年学校发新书的时候,我都特别高兴,因为又可以用新的课本学习新知识,又可以翻着厚厚的书本感受那一个个陌生而有趣儿的文字。 记得二年级寒假的一天,我去书店买练习簿时,突然发现店里新进了一套书叫做《红楼梦》,便买了下来,回到家里如获至宝般拿出来翻开。可是因为年纪太小,很多字都不识得,看了半天也看不懂里面到底写了什么。于是我把书塞给妹妹让她教我认里面的字。可是她当时也是小学二年级,好多字也不识,我们姐妹俩个蹲在地上,一面看着课本里的插图一面猜着每个章节的名字。 “妹妹,这个‘大观园’是什么意思啊?” “姐姐,这上面说‘黛玉葬花’,难道黛玉姑娘会葬花吗?” 就这样,我们一边读着一边猜测着每一章节的意思,往往忘记了时间、忘了吃饭。最后母亲出来喊我们吃饭才把我们叫回现实…… 后来我读了初中、高中,离开了家乡去了很远的地方求学。每次回去总能看到奶奶坐在那里看着字典,我进去的时候她的笑容就会涌满面颊。现在想起来,那大概是我一辈子都不会再拥有的小美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