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是中国革命文化的什么?
阿q正传里有句话,大概意思是说革命是自欺欺人,但是革命者实在是没有办法,不革命就没法活下去。 鲁迅就是中国人处于这种境地的代表。 他的童年是在旧式家庭里度过的,四书五经是必学的课程,八股文是必考的题目,整个环境让鲁迅感到窒息。于是他的世界观在青年时期开始转变了。他看到外国的繁华,看到国内民众的痛苦,他想不通为什么中国的文明古国,却处处受到洋人的欺负,于是他想到了革命。
但是鲁迅后来发现革命者的世界也不是完美的世界。革命者有自己的劣根性,也有自己的痛苦和无奈。 于是鲁迅又想到了超阶级、超政治的思想,他想做“无政府主义者”。他在日本留学的时候,一边读书一边做翻译,生活得很自在。如果一直这样下去,也许鲁迅会成为日本的冈仓天心或者池田大作那样有名有钱的日本人。但是命运没有让他这么幸运,辛亥革命的枪声唤醒了他,使他意识到革命是需要流血牺牲的,而自己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于是他又回到了中国。
后来的经历更加验证了他的想法,所谓革命就是“杀革命党,灭种!” 所以鲁迅说革命是自欺欺人。但这是鲁迅的苦闷,也是旧中国社会和人民的苦闷。 于是他就笔耕不息,想用文学的革命来改变这个社会对于文明的扭曲。他要“救救孩子”,因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鲁迅虽然自己做了父亲,却在儿女出生不久就提出弃养,把希望寄托到孩子们身上。 这就是鲁迅的伟大之处吗,用一己之苦,换来亿万人民之福。
虽说是乌托邦,但总归是有千千万万个鲁迅,在黑暗中摸索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