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造银元中国有多少?
这个难说,因为具体发行了多少没有数据(历史发行的钱币,只有个别有统计); 同时每个年份的发行量也没有绝对的标准,因为每次都是“适量”、“印发”等等,并没有明确的量化指标。 但是可以根据流通领域(主要是民间)的存世量进行估算。 我根据网络上的资料,做了一张“民国时期10年银元流通量估计表”,仅供参考。 需要说明的是,此表是根据各类记载的民间流通量估计值相加而得,并不是精确的计算结果。而且由于各种记载的估计值范围都有,所以我只能取其上限值,并以此作为计算的基础。 从表中可见:
1、1924年的币制改革,共收回银币5948万元;加上其他几年回收的,共计六七亿元。
2、各省军阀混战,各地货币充斥市场。以孙传芳五省联盟为例,江苏、浙江、江西三省的银本位币(含袁大头和孙中山开国纪念币),三年之间流通了13亿枚。
3、从南京政府成立到抗战爆发前,发行法币约76亿元。
4、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移都重庆,开始发行兑换券,直到1945年才停止使用。这期间共发行兑换券25亿元。
5、敌伪在华北、华中地区大量发行的伪钞,估计超过2000亿元。 以上各项合计约为3190亿元,扣除部分以法币支付军费(如购买武器装备等)以及关净额(如关税及洋税收入等)外,大约为2930亿元,平均每年约325.5亿元。
如此巨大的发行量,可想而知对当时经济的破坏力有多大!这也直接导致了后来国民党政府不得不放弃金圆券,转而来发行法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