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第一批手表是什么样?
60年代,中国主要生产机械手表——641型(海鸥牌)和750型(上海牌)。 这两款表都是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制造的。当时的中国缺乏制造手表零部件的配套厂家。
所有零件必须从无到有,依靠自己来研制开发。因此从表壳到表把,从发条盒到自动陀,全部都要靠自己来做。没有机床,我们就用土法做机床;没有仪表,我们自己研发制作。 记得我童年的时候,家里就有一个硕大的玻璃瓶,里面全是各种形状的不锈钢金属块,这些就是不锈钢材料,通过冶炼后铸成的各种表部件。
那个时候,在研究所里到处可以看到各种奇奇怪怪的模型,都是做手表用的,有的是用来测试发条强度的,上面有刻度,可以调力度,还有的是测量时间精度的,各种各样。 虽然我们有自己的生产线,但是加工精度很低,只能做到3微米左右的精度。而欧洲当时已经做到了1微米的精度,所以我们的手表卖不到欧洲去,只能卖给非洲和东南亚那些落后国家。 但即使这样,还是供不应求,因为产能实在太低。 中国最早的手表是送给外宾的——送朋友和亲戚。当时外国元首来访问,我们就会拿出自己生产的手表,真诚地告诉他们“这是中国制造”,而他们则惊奇的发现,竟然是中国制造的!
其实,中国的第一只手表,应该属于代号为“28-1”的解放军特种兵,它是专门为军人打造的,带有特殊的军标。只不过这种手表极其复杂,又极为昂贵,造价成本比黄金还贵!再加上产量特别少,所以市面上根本没有流通。据说在拍卖会上出现过一只,拍了上百万的价格,可以说是价值连城了。 后来,随着制表技术的传承和发展,80年代中国出现了很多新品牌,像海鸥、英纳格、梅花、西马等,开始走出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