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多手金刚?

柴伊凡柴伊凡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根据《格鲁佛经》的记载,由于魔罗(恶鬼王)的诅咒,由于和兄弟抢夺权力,而遭到放逐,流放在外的哥哥多手金刚,为了报怨,派其侄儿罗刹魔军前去征讨天界。多手金刚的相貌极为丑陋:头部像狗、嘴唇宽大、牙齿锋利、两眼深陷、肚脐长疮、身上生苔,手、脚、眼等诸部分均极其修长,手指相并,可圈可阵。多手金刚被佛教徒奉为重黑金刚。

据考证,多手金刚的形象是借鉴印度教中的威卡(Vīcaka),希腊神话中的哈迪斯(Hades),古罗马神话中的普鲁托(Pluto),北欧神话中的桑特(Suntur)等神抵的形象加以创造的。又因为他有十个手臂,所以也称十手金刚。现仅存《多臂观音咒》(或称《多手观音咒》),二卷,系不空新译的梵文咒文。明正统九年(1444)、嘉靖七年(1528)、十七年(1538),日本鹿儿岛县等三地有刻本。《多臂观音经》卷上为颂赞,卷下为经义,共四十六行,行十二字。二经的主要思想是:认为世界由“心”创造,“妄心有杂,则所造世界亦杂,妄心纯净,则所造世界纯一”。经中有“金刚”、“帝释”、“毘瑟竭”、“宝生”、“阿弥陀”等佛号,说明此经属胎藏界曼荼罗。不空译《大梵观音经》和《大威德陀罗尼经》中,亦有有关多手金刚的内容。

多手金刚也是大乘佛教中五方佛之一。即东方持国天王手中的梵金刚。西方护戒天王手持的金刚,南方增长天王手中的降魔金刚,北方广目天王手中的金刚,以及中原释迦牟尼佛手中的平等金刚。

多手金刚形象:

千手观音亦称千手千眼观世音,千眼,表现其智慧,千手,表示能大发慈悲,救度一切众生出离危难。

千手观音的原型为印度南部卡埃拉邦的千年古松,因传说该松可变化成人和动物,并能说话,有千手眼,能逐日逐月逐年不断生出各种宝物,救助人生离苦,因而信奉此神,尤于除夕礼拜,求除难降福。公元629,佛教僧义净由海路前往斯里兰卡取经,在古松前结庐修行,并译经论,信徒因而称松为观音,谓其具千手千眼,能救世间千苦。盛唐时,禅宗五祖丰干的著名弟子“疯和尚"见此松,惊叹曰:“此乃奇松也,观异者不见其异,闻异者不闻其异,得异者不复异矣。“其慧眼开悟,遂将此松描述成观音形象,并在其旁建寺纪念,取名“千手观音寺”。日本至今仍然有此寺的传说。

千手观音经变图,现藏于巴西国家博物馆,该馆还藏有一幅《五方佛十弟子像卷》,为绢本水墨淡设色,高46.2厘米,也是千手千眼观音在大乘佛教中的经典形象

另一幅宋代《木夹扇面画》,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两图中,千手观音均是五头四臂,两边有副臂,上下共有二十四臂(一作三十二臂),左手持莲花,右手握拳倚松,坐于无盖宝坛上,坛四周饰云气、龙、蛇、宝珠等。坛下边,左胁侍观世音菩萨,右侧为文殊,左侧为普贤,两像均作骑马像,皆五头四臂,一手仰掌,一手持物倚身,坐于无盖宝函之上,坛下边还有三尊立像,均作和尚像,戴冠,着袈裟,竖两膝于地上,捧持宝函。坛前有一卧象,象后有一人,作道士像。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