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茶禅一味你从哪里来?
这个问题,似乎能倒过来问,“茶”和“禅”是什么? 茶,我们都很熟悉。但是禅,可能少有人了解。要谈“茶禅一味”,就得从这两个字说起。 “禅”是怎么来的呢? “禅”,梵语“禅那”的音译词,意为“思维修”“寂静”。用现代的话来说,“禅”就是“静下来思考”的意思。 有人问了,人总是要动的吧,怎么还要静下来思考,岂不是自相矛盾! 其实不然,这里的“静下来”不是指动作上的静止,而是指心态上的平稳、安定。
《庄子·人间世》有言,“心静气定,耳目聪明;心平志和,百节皆宁”。这是说,只有心定了,才能耳聪目明;只有情志调达,身体各个器官才会都平静安稳。相反,如果你心烦意乱,无论身体怎么动,你的心永远飘在路上。你的大脑,也会一直处于高速运转的状态,这样反而什么都做不好。 所以古人提倡的“禅”,实际上是指心灵和精神上的宁静、专注。 而“茶”又是什么呢? 茶有很多种,而我们平时说的“茶”,主要指的是我们日常生活里经常接触的绿茶、红茶、乌龙茶等。这些茶的原料都来自一种植物——茶树。
在唐代以前,人们把“茶”叫作“茗”或“荈”;到了唐代,文人们在诗词中开始提到“茶”;宋代以后,“茶”才正式成为普遍使用的饮茶饮料。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茶”其实是相当年轻的现代作物。 那么问题又来了,这“茶”到底是怎样来到我们生活中的呢? 这得从一个名叫“茶祖”的野生茶树品种开始说起……
传说,在东汉末年,有个名叫郑太守的人,奉命前往云南查勘边境线。没想到,他在途中突然染上瘟疫,饮食不思,昼夜发热。周围的人都束手无策,只好将他送回成都老家,寄希望于家乡的神灵保佑郑太守康复。
没想到,就在郑太守回到成都后的第三天,竟然奇迹般地痊愈了。而且,他还发现一个奇妙的现象,自己每天醒来的时候,都会闻到一股奇异的香气扑面而来,而家里的茶炉也正煮着清香的茶水。于是,他饮用了这一杯香气扑鼻的茶水,奇迹再次出现了,他的病好了!
原来,在边境线上的高山上,生长着许多野生的茶树。当地人有“遇病饮之”的习惯,据说喝了这样的茶水,就可以治病。于是,“茶”就沿着这条道路,进入国内,并逐渐传播开来。 后来,人们发现了茶具有消除疲劳、镇静作用,还能杀菌消炎,因此历代都有文人墨客以茶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