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敏什么?

胡雪松胡雪松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说一下我对这个“敏”字的理解,这个字应该这样读作“mǐn” 而不是“mèn”。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对“敏”字的注释为: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mǎn”、“mǐn”的解释 “敏”本义指速快、灵活敏捷 。

《庄子•秋水篇》中有 “彼且奚适也?”(他要到哪儿去呢?) 《庄子•至乐篇》有 “而莫之知兮,吾孰知所以哉!” 在这里的“敏”都取迅速之意。 《韩非子•显学篇》载 “故不学而能者,慧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无学则殆。” 这里的“敏”取聪明、智慧之义。 而“慢”的字形演变可以看出,它是由“敏”字演化而来,其含义也与“敏”相近。 所以古人说“敏”时往往连带说到“慢”,比如这里“敏行”“敏求”。

此外还有一个与“敏”有关的成语——“迅雷不及掩耳”,它的出处也在《庄子•秋水》篇中 “孔子观于吕梁,县水其中,流澌甚众。有一虫方出之,状若凫雏,色似雁卵。孔丘见之,曰:‘此鸟不比。’使弟子离石渚,逐之。遂闻水上琅琅然,如磬之声。夫子乃唱言:‘此是何兽?’” 这个故事中的“何兽”应该就是现在所说的“蝌蚪”,而那个突然出现的奇怪动物大概就是现在的蜥蜴。 这两个东西在当时都很新奇,不是常见之物,所以被形容为“不见其处,不闻其声,忽然而出;忽然而入”,如同“迅雷不及掩耳”一般。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