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有什么不同?
谢邀! 这个问题好宽啊,我画了一辈子山水(其实也没有一辈子,四十一年),对西方的绘画也只是浅显的了解罢了。不过,既然题主问到了,我就聊聊自己的看法吧。 中国式的风景绘画主要指的是山水,而西方式的风景则涵盖的范围更广一些,任何带有人文元素和自然元素的景象都属于其描绘的对象。所以中国的风景区通常不会拿来入画,因为那里的人太多太杂,有碍观瞻;而西方的风景画则是从室内向室外拓展,他们更喜欢把目光投向远处那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并且把它们绘成色彩斑斓的画面。
中式的风景绘制更多的是一种观赏的过程、是一种“看”,而这种“看”是由古人设定的——远观、近赏、平视、仰视、俯瞰……古人是很讲究“看”的技巧的,并且将其融入进了自己对山川河岳的描绘之中——山是远近高低都不同的,水也是曲曲折折层层叠叠的,无论是寒林雪景还是春山晨晓,都是需要细细品鉴的。 所以中国山水画,或者说中国传统艺术更强调的是“欣赏”,是“看”,而不是“写”,虽然也有“写”的成分在里面,但是“写”并不是主要的表达手段。我想这一点是与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写意”的精神相关的——“写意”不仅仅是指情趣意思,更重要的是指一种不拘泥于形似的书写方式,这种写意的方式使得中国画家能够自由的发挥他们的才华,用墨用色挥洒出山川的壮丽,江河的浩荡。
西方的写生更注重的是“写”,他们更强调对实物形态的捕捉,所以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确定光源、构图等具体技法上。当然,写生的对象也和中国不一样,他们更喜欢表现那些人迹罕至的地方,那些没有被人类文明影响的原始的自然景观。所以你看他们的写生作品,常常是浓墨重彩、纹理清晰,尽量将眼前景物原原本本的复述出来,哪怕是那些并不那么美观、令人悦目的景象。
这就是中国和西方在风景绘画上的区别,一个更多地属于文人雅士,另一个则是来自外界的凝视——尽管他们也用笔墨来写诗作画,可是那仅仅是他们表现情感的一种补充而已,并不像中国人那样将它摆在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