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为什么不流行了?
这个问题我曾经疑惑过,但现在的我看来却不再那么疑惑。 中国画的不流行是因为其具有中国特色的审美在当今这个时代渐渐被淘汰了。 何谓中国特色的审美?简而言之就是“以形写神”(传神写意)和“外师造化”(师法自然)。 我们学习画画的时候最先接触的是素描,学素描必然首先要研究透视、光、以及比例等视觉美学;然后还要研究人体结构、肌肉走势等等来体现“形”。
而绘画中所谓的“神”则是需要多研究多观察多体会多练习多领悟才能逐渐把握的。比如你的性格是外向还是内向?如果是内向的话,那你作画时肯定不会有外向的人那般的张扬和潇洒,哪怕你画的是山水花鸟也是如此。这就是性格对艺术的影响——同样的作画方式因个人性格的不同而产生差异,这种性格决定论在国画里也是一样的道理。 而“外师造化”中的“师”并非单一的师,而是取法于、借鉴于、融合于自然。这里的自然不单纯指自然界的大自然,也包括人文历史中的各种文化艺术。所以有人说学艺术就要多看多听多嗅多感受嘛,就是这个理儿。
总之,一个画家如果不能像西欧那些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那样,从幼年时期就开始系统的学习诸如透视、解剖、色彩、明暗等技术性知识并掌握一定的技法,而是纯粹靠后期的所谓感受和体悟的话,那么他的画法必然带有极大的个人主观色彩,而这种个人主观色彩又与当下的审美趋向不断变化着的目光所追求的所谓“高大上”“高大上+小清新”相背离,那么自然而然他就会逐渐被这个潮流给淘汰掉喽。 所以现在的少儿美术培训大多都要从素描起步就是这个原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