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瓷算不算中国文化?

浦范儿浦范儿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觉得这个问题的本质是,陶瓷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究竟有多么大! 先说我的结论,我同意楼上 @朱晖 的观点,制陶技术传入中原后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然而瓷器却深入我们的文化基因并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为什么这么说?且听我慢慢道来。(如果我没说清楚可以私信我)

一、陶瓷是什么?广义上说,地球表面的岩石在高温作用下发生的变形和碎裂都叫做陶瓷。狭义地说,陶瓷特指人类制造的固态物质。所以从广义上来说,陶瓷不过是岩浆或者熔体冷却后的结晶产物;而从狭义上讲,只有人工制成的固体材料才能被称为陶瓷。 很明显,陶瓷是一种人类文明产物。那么它的源头在哪里呢?

二、陶瓷的起源 目前学界公认最早的陶瓷出现在约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的中东地区,其特点是采用高岭土(即瓷土)为原料,经过打磨烧制而成。 这是由于高岭土这种矿物具有易研磨、质地细腻等特点,所以在古人没有现代工业的情况下很难找到一种比高岭土更理想的烧结材料。高岭土在常温下具有很好的可塑性,只要加入一定量的水即可捏制成型,并且能在700℃左右保持一定硬度直至烧结温度。高岭土是一种铝硅酸盐矿物,加热后会产生大量气孔,增加产品的体积稳定性。

当然,高岭土并非我国特产,在亚洲和欧洲都有发现。例如在我国陕西西安发现的唐朝墓葬中就有大量白瓷碎片,经化验检测这些白瓷原料就含有很高的含铁量和高岭土含量,与中东产地的陶瓷非常相似。另外在欧洲考古中发现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出土的维京时代陶器也具有很高的含铁量和高岭土含量。

综上可以看出,陶瓷起源于中东,然后随着人类的迁徙和传播扩散到世界各地。 三、中国的陶瓷 中国是陶瓷的发源地之一,早在战国时代(公元前400年-221年)就出现了陶器和釉陶这两种早期的陶瓷器皿,而青瓷则在东汉(公元25-222年)时出现于江南一带。那么这样的技术水平怎么能够传承延续至今呢?

答主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中国疆域辽阔,民族多样,给各种技术的传播带来了便利。虽然中原政权在唐时期出现了“小国寡民”的局面,但在宋元之后又逐步扩大,这使得中原政权在技术和文化上具有很强的优越感,从而影响周边甚至海外华人华侨群体。

二是制陶技术在宋朝(960—1279)时出现了一次革命性的进步,即“积釉”法的发明。所谓“积釉”法就是当瓷胎表面出现釉质后并不将瓷胎取出,而是让其在窑内继续加热,使釉质自然流淌堆积成各种花纹。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制瓷的效率和质量,使得宋代的瓷器制作开始普及化。

三是釉陶技术的普及。所谓的釉陶指的是在陶器的表面施一层耐火的釉料再进窑烧制的方法。这样制作的陶器不但外观漂亮而且更加坚固耐磨,为后期瓷器的大量生产提供了重要技术基础。 四是外输技术。自明代中期开始,政府为了开辟新的税源,鼓励商人到海外经商,于是陶瓷作为重要商品大量输出国外。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明廷制定了严格的海外贸易规章制度,然而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商人无视禁令私自带瓷出口,以至于到了清朝初年,海外已有大量中国瓷器遗址被发现。 正是以上四个原因的综合作用导致了陶瓷在中国的繁荣发展和深厚底蕴。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